最近经历了一些小事,结合正在看的一本《常识工作法》的新书,想策划一个系列文章,去探讨常识的价值。
这里是第一篇,主要罗列一下我最近遇到的常识,看看能不能给大家有所启发。
锂电池维护
最近换了一块笔记本电池,之前的电池用了2年就循环次数很早就超出500次,锂电池的实际电量衰减得很厉害。我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不解,因为我对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插电状态进行的啊,我会认为,这样使用不会消耗电池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维护常识应该是这样:笔记本如果一直处于插电状态,电池如果消耗一点,就会被充满,因此就可能计入0.1个左右的循环次数,这样可能一天就会累积0.5个循环次数,一周就会累积4个左右的循环次数,虽然我并没有用电池。于是电池500次的循环次数,就会这样被逐步消耗掉。
正确做法一:和使用手机的方式一样,充满电之后,就不用插电,直接使用电池为笔记本供电,直到一个相对低的电量,比如40%再去充电,这样便使用电池的0.6个充电循环,下次再用到60%充电,则累计使用电池的1个充电循环。
正确做法二:打开电池的Battery-Limit模式,这样就可以在50%电量时,直接使用外接电源,不会浪费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
商品服务的理解
在闲鱼上买了一件非官方渠道的商品,拿到之后发现外形有瑕疵,影响商品的使用体验,与店家沟通换货。
店家最开始的回复是,他对自己的商品品质很有信心,让我自己试图修正这个商品外形,省得来回调换。
但作为产品或服务提供方,服务常识应该这样:如果这个商品在线下门店因为外形品质问题,是断然不可能让用户买回去自行调整的,而是当场换一个没有问题的产品;我们现在只是把这个场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验完货发现问题,同样的逻辑,应该就是换一个没有外观问题的产品才对。
店家后来听从了我的换货提议。不过从这个常识的角度,店家的第一反应确实有点意思。
好的客户体验
这是书中序言提到的一个例子,在一个星级酒店里,客户为了补觉,专门将客房设置为“请勿打扰”,但却两次收到了洗衣房打来的电话,只因为客户头天晚上将自己的衣服送去洗了,洗衣房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给客户送到房间里。
“请勿打扰”的房间设置,其服务常识不就是不要在这个时间段内,以任何方式打扰房间里的房客吗?
这是一个让文中主角哭笑不得的经历。明明想不被打扰,反而被洗衣房多次打扰。
小结
以上的几个故事比较散,我只是想在这个系列的这篇先导文章里先给大家形象化地描述出常识的价值。而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因为对自己思维方式的笃定,可能死板地遵循公司和单位的教条制度,没有考虑常识,小则造成商品价值的折损,大则影响整个公司的对外形象,不可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