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五年前,我就想看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小说,因为有人说雷米是国内最优秀的心理犯罪悬疑小说家,没有之一。
前不久,偶然发现市图可以网上借阅快递送达,实在方便,于是分两次借阅了这五本小说,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从这几本书的名字来看,压根看不出顺序,所以我碰到哪本就读了哪本,读到第七个读者,才知道原来是有阅读顺序的,读完后发现这个顺序确实有助于阅读,因为故事之间都有关联。当然,毫无顺序的阅读也很棒,因为思维很跳跃,我会不自觉的去推理和思考。
正确的阅读顺序是:《第七个读者》—番外《毒树之果》—《画像》—番外《斯金纳之箱》—《教化场》—番外《月光的谎言》—《暗河》—<城市之光>—番外《两生花》。
四篇番外看与不看均可,看,则更熟知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不看,也不影响对故事的把握。这四篇都编写在第七个读者后面,所以我看完第七个读者后看了前三篇,然后按照顺序在看完城市之光后看了最后一篇,真心感谢作者善解人意的编排。
小说的关键词是连环杀手,变态心理,犯罪心理画像。核心人物方木,起初是一个活泼开朗的法学院学生,因为身边同学的离奇死亡而察觉了凶手的心理黑洞,自此踏上了一条凝视深渊又被深渊凝视的孤独之路。这里的犯罪者,是将犯罪过程之仪式感和犯罪结果之完美化作为终极目标的。
美丽的大学校园,一个个学生相继离奇死去,只因为他们的名字都出现在死亡借书卡上,这难以置信的死亡信息,真的确定无疑吗?是什么让一个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变成了一个炫耀仇恨的杀人狂魔?
绿河杀手里奇韦、夜晚狙击者拉米雷兹、死亡医生希普曼、 恐怖宅男宫崎勤、电锯狂人爱德华、剥皮恶魔查理梅森……偏执狂傲的孙普一再模仿世界著名的连环杀手,将方木身边的人逐个暗害,只是为了表明他才是乔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他在阴冷幽深的暗夜里,面目狰狞的紧盯着处在崩溃边缘的方木……
他,收养了多名孤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像黯然神伤?深邃的地下迷宫里,被电击致死的男子;商场里高悬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也是一群变态的杀人恶魔……教化场,天使堂,一念之差。他以为教化场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最终却以天使堂和寥寥余生来痛苦赎罪。
公安局长亲手击毙杀害人质的劫匪,死者的尸体却不翼而飞。是骗局,还是更大的阴谋?至此,沉默寡言阴郁善良的方木,早已不是昔日那个活泼开朗没心没肺的大学生,而是担负并肩战友生死相托,孤身奋战于沉默暗河里的警察,他忘不了老邢家中日夜轰鸣的冰柜中地狱般存在的女儿,他忘不了从未营业的浴宫里站着死去的战友和战栗恐惧的小小眼神。他忘不了遥远神秘的村庄里那可怕的集体杀戮,他在绝望的暗河里奋力挣扎……
这个城市中的人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狂热与满足感中。因为他们发现了一道光,一个神,他们虔诚的把他标榜为城市之光。似乎他才是正义与公平的主宰者与裁判者,只要他发现有作恶者,他就会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他的存在,煽动和鼓舞了一群狂热而不自知的人,他们迫切的想要为他的替天行道贡献一份力量,他们认为以暴制暴才是王道。
这里的犯罪者,心理异常,他们残忍,凶狠,狡诈,也脆弱,迷茫,无助。作者没有直接贴出谁善谁恶的标签,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一一展现他们的心理活动与内心煎熬,人性的善恶纠缠自然流露。说实话,看这些小说,实在需要强大的内心,因为你会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战栗畏缩,时而感动不已,时而黯然神伤,心情一度被压抑的无以复加,还好,我有疗养心情的方法。
最喜欢暗河和城市之光这两部,感觉像是雷米的转型之作,不像前三部有虚无缥缈之感,这两部紧贴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复杂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利害纠葛。暗河针对的是跨境拐卖儿童,城市之光针对的是网络暴力。
最最打动人心的是城市之光中,方木为了得到江亚的犯罪证据,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他知道城市之光这个荣誉对江亚的重要性,也知道江亚的下一个动手对象就是警察邰伟,所以他选择在咖啡馆里公然枪杀了邰伟,让公众知悉神秘的城市之光就是方木,一名警察。果然如方木所料,江亚对方木动手了,他要杀死夺走他名誉的人。
方木在生命垂危之际,咬断自己的手指吞了下去,他知道他死后会被肢解,他在视频里详细阐述了他的所做所为,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设想发展着,同事们会在他的断指中提取到江亚的皮肤组织,加之他取得的其他证据从而将江亚绳之以法。当然,方木没有死,是因为另一个将死灵魂的幡然醒悟,具体情节不再展开,只能说非常精彩。
诚如书中所言,残酷的暴力,可以摧毁肉体。邪恶的信仰,可以摧毁灵魂。无畏的牺牲,则可以拯救一切。方木选择了用余生以警察的身份熄灭这道强光,"如果天平从来就是倾斜的,那么,就让我当一颗砝码吧!"在死亡面前,他面色平和,眼光纯净,宛若初生的孩童。
方木没有被不切实际的塑造成高大伟岸,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常人所拥有的普通情感和喜怒哀乐,他会敏感,脆弱,也会恐惧,冲动。可敬可佩的是,无论深处万丈深渊还是濒临死亡边缘,他始终有一颗向善和勇敢的心,他在洞察一切罪恶的同时始终心存善念。
暴力也好,悬疑也好,那只不过是作品的外衣,它真正想刻画的是人性的复杂和人心的深不可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和地狱的距离,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乌云有遮挡阳光的时候,天空有灰暗阴沉的时候,但真正耀眼的城市之光一定会穿透黑暗,使恶魔逃散。这才是它应有的模样。
雷米笔下的方木,成长着,也坚持着,这何尝不是作者的坚持,有些东西必须被信仰,有些信仰必须要坚持。
2016年7月,雷米新作<殉罪者>出版,果然,他不会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