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
大脑不靠谱,为获得更好情绪体验,我们会创造自我,自欺欺人。
我们的记忆是被自我意识改造过的。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不是不会客观的评价自己,而是不想客观评价自己。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
机会并没有那么依赖运气,机会之所以没有青睐你,是因为你不具备开启的条件。
先做起来,让自己更好,“意外好运”才有更大的概率降临。
势利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并不是贬义词,势利贯穿人类各种行为的始终。
获得好人缘的正确方式是拥有更多正面资源。(资源性人缘和劳动性人缘)
知识
知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能被验证、相对正确。
知识分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
将有限的时间优先用于对有效知识的学习。
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是可以互相兼容并存的,重要的是能否找到可以在两者中取得各自优势的方法。(碎片化阅读要进行背景知识学习和延伸阅读,直至构建知识体系)
完善自己的元知识是打造知识体系的关键。
深度思考的目的在于修正和完善元知识,而非单单往上造东西。
坚持学习有一系列方法可循。
知识变现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点,虽然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知识变现的过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最优解。
在边际接近零的领域,数量比单价重要得多。(影响力变现)
金钱
人格决定钱格,金钱影响道德。
渴望程度决定努力程度,正确方向上的努力程度决定成绩。
花钱比省钱更符合道德标准。
无节制地省钱是错误的金钱观,无节制地花钱也一样。
在开源和节流产生冲突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选择开源。
不同种类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不同,但考虑的边际,同种劳动产生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才是最大的价值,而金钱是这种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让别人挣到钱就是让自己挣到钱。
风险盈利并不等于赌博,风险思维是一种策略,赌博是纯凭运气。
时间
时间可以赚,时间是变量。
时间就是生命。占用他人时间等于消耗他人生命。
注意力才是计算有效时间的关键,滥用注意力的隐形成本非常大。
操别人的闲心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花时间还是花钱,究竟哪个更合算不能一概而论。
近似估算时间价值是选择的关键(重要和紧急)。
提升时间的使用效率八大黄金守则:列出条目任务、寻找高效时段、远离噪声干扰、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减少后台运行、降低切换频率、明确任务目的、挤挤,再挤挤。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等于变相延长寿命。
关系
行善或者关心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划清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
父母不总是为了子女好。
我们对某件事物的情感并非对事物本身,而是对我们自身附着在事物上的各种念想和辛勤劳动等。
恋爱和婚姻要保鲜,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在社会的属性上的吸引力。
亲戚关系将渐渐失去存续的基础。
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少量的长期社交加大量的短期社交。
用人情来模糊化社交上的等价交换,是想占便宜,因为人情按个计算,而不是价值。
情商从广义上来讲也是智商的一部分,它的高低并不是以是否懂得做某些特定的事情为依据,而是以是否达成预定目标为判断准则。
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少做无用功,不要把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搞混。
知恩图报并不正确,既然知了恩就不要图,要马上报,因为恩情会随着时间被打上折扣。
人生
人生没有起跑线,也没有假想的跑道。如果要用游戏来表示,应该是一个自由度最高的游戏。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总是体验重复和相似的风景,其实在人生的时间利用率上是吃亏的。
说不想努力的人,不是不想要努力后的结果,而是惧怕努力要付出的成本。
努力有许多坑,并非看上去努力就能达到目标。
很多坑是达到目标前不可避免的,踩坑其实是越早越好,越早损失越小。
格局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下层没法看清上层的世界。
学习和职场一样,长期来看,都是专注自身最划算。
提升格局首先要勇于打破自己的积累,看得到往上有更高层次。
合理分配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合理安排投资和消费的时间点,是提高人生使用效率的两大关键。
幸福源于比较,但不论和他人比较还是和自己比较,这都是大脑能调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