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十月的一个夜晚。
西北黄土高原,月落星沉,万籁俱寂。甘肃静宁县界石铺一片静悄悄,连日征战的红军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一束灯光从镇东头的一扇窗子里射出来,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明亮。
毛主席吸着烟,用铅笔在诗稿上又改动了一个字。然后,扔了烟蒂,拿起诗稿,轻轻念了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用诗对尚未完全结束的长征做出的总结。
毛主席在回顾。这是一种升华了的回顾。
毛主席没有写牺牲,没有写流血,没有写警卫班长胡昌宝望着天空那双空洞的眼睛……没有写从8.6万人到7000多人这一比例悬殊递减过程中的痛苦和哀伤。
毛主席不愿唱挽歌。因此他不喜欢杜甫。他喜欢 “挽断白发三千丈”;喜欢 “将进酒,杯莫停”;喜欢将人生发酵成美酒,而不是酸醋。毛主席可以沉默,却不叹息。于是,毛主席成了诗人中的伟人,伟人中的诗人。
毛主席推开门,东方已经微微发白。镇外红军的营地上,已经响起了他所熟悉的军号声。接着,公鸡扯着嗓子叫了起来,狗又咬成了一片。
毛主席捋了捋头发,走出了屋子。
远处,大山绵绵。毛主席诗意未尽,一股豪情还在胸中奔流,不禁脱口吟出一个新句:
横空出世,莽昆仑……
——摘自李镜的《新写长征图文档案(下)》
摘后感: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不记得背过多少遍了,但写作的地点和环境今天才知道。写完这首《七律.长征》后的几天,毛主席心情大好,在翻越岷山和六盘山前后,又写了著名的《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今天偶读李静先生的《新写长征图文档案》,第十章《毛泽东吟着诗走进了吴起镇》,从标题到内容都十分欣赏,故摘录下来与各位分享!
说明:因为从小不论口语还是书写都习惯了“毛主席”,故把文中的称谓全部改成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