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语:“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原指南针女主唱罗琦,20世纪90年代流行乐队的风云人物之一,在与人发生摩擦,被刺瞎左眼后,为排遣心中的压力开始吸毒,被曝光了,然后远赴德国,音信皆无了。罗琦面对压力,选择吸毒,自毁前程,可悲可恨!
在美国,有这么件事儿。一个孩子在事故中被一辆小卡车压在水沟里,眼看着不行了。孩子的父亲赶来,跳进沟中,奋力把小卡车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获救了!(事后,他却再也抬不起那辆小卡车了。)这是救子心切的强大压力激发了他的无穷潜力啊,使他的力气超出了往常。这个例子验证了爱默生的一句名言――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当孩子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孩子救上来!"此时的他,压力与责任并存,他来不及考虑自己搬不搬得起这辆小卡车!"一定要救出孩子"的信念与强大的责任感使他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他成功了!
压力所展现出来的"双刃剑"特质,使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压力,24小时都出现在身边,依约守时是压力,应酬交际是压力,仪容整洁是压力,学习,生存更是压力。压力的原因是对朋友,亲人,自己,社会,国家所应负的一份责任。
罗琦对自己不负责任,那位创造了奇迹的父亲对自己的亲人负责任。罗琦仿若一个大而轻飘飘的泡泡,幻灭了;送给孩子“绝境重生”礼物的父亲,他的英雄事迹如汩汩清流,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正能量。
压力与责任,这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吾当深究之,亦愿压力伴着责任能成就我的人生,终有所建树。
附:今日重读此篇,想起去年八月初的一篇旧文《不忘初心,四万元参加了一个夏令营》
【1.那么快,夏令营已经结束了。2016年底,我因为在百度上搜“英语发音”四个字,开始了解曲刚快步英语。几个月之后,我们一家报名了曲刚内力双觉醒夏令营。现在,夏令营已经结束了,我回问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让我做出了这个决定,花了四万元参加了这个夏令营!是心疼我的母亲。
2.我出生和成长在湘西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的父母生养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孩,我是最大的孩子。我到了适婚年龄,认识了一个男生,他跟我提起他的外公在他们家里安详地度过了晚年。后来我从湖南远嫁到了江苏,成为了他的妻子。我的父母明确表态他们无法适应南通,他们一定要在老家生活。我开始思索怎么样才能在老家立足?
3.首先我的家人要认同我出生的那个地方。这一点我的丈夫很容易就做到了。我的孩子也做到了。她的外公外婆从婴儿时就带她,从湖南把她接回来上幼儿园后,她们之间也有很多互动。上了小学,连续三年暑假,我们都送她到湖南外婆家过暑假,她过得很开心。我的三妹在小新星英语培训学校做了十几年老师,后来自己开班授课,也聘请了别的老师。于是我决定自己重拾起英语,争取自己有授课的资质。
4.我报名了英语专业的自考,开始自学英语,发现自己很努力却通不过专业课的考试。我因为想做一个“把父母照顾好”的女儿,想把南通和湖南的家都建设好,选择了在工作之余拼命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遭遇瓶颈而渴求解决方法的我,做出了参加2017年曲刚内力双觉醒夏令营的决定。而今天,这期夏令营结束了!
5.这期夏令营让我,我丈夫以及我们的孩子在三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塑,这是大有裨益的一件事,我感恩!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是“把父母照顾好”的初心,让我们一家结缘这个夏令营也获益于此。】
《压力与责任》其实是回应了这一篇。
再附描述夏令营的文言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