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本来是寒假就该码得差不多的英文,结果回家别说写一个字,就是连这个英文的word文档都没打开过。
开学回来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可是写paper这件头等大事被我一再拖延到上周五,才写出了初稿,想要给师姐修改的时候,师姐又多给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总是太放荡不羁爱自由。比如我有一大堆事情要做的时候,我不是选最要紧的事情做,而是选最喜欢的事情或者最容易的事情做。
譬如在写paper的关键时期,我把六维上正更新得如火如荼的网播剧《烈火如歌》的原版小说《烈火如歌I&II》下载到kindle,差不多是逐字逐句地看完了。
看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原因是看到朋友圈的一个同学竭力推荐这部小说,她说她中学时候看了不下十遍。
看完之后,我既失望又高兴。
失望的是明晓溪的这部小说让我从最开始的好奇、期盼、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到读完之后的懵圈、迷惘、啥这就完了这就结束了这到底讲了个什么鬼、让我白白损失了一个周末的黄金休息时间。
高兴的是这一个周末的时间总算是没有白花。没有白花的原因并不是我把这部当热网播剧的原版小说从头到尾看完了,而是我终于对国产网络小说不再感兴趣,终于可以不再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了。
一直以来,我都对课外书,尤其是具有故事情节的书情有独钟。
小学时候接触到和看过最多的就是《故事会》了。我家里不知道为何居然有几本。
四年级开始住校之后,学校管得特别严,老师也稍微有点变态。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故事会》的很多书籍都被明令禁止带到学校,但是这根本阻挡不了同学带课外书到学校的步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师禁止我们带“大本头”(很厚很厚的书)到学校看,同学们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一本厚厚的书,拆成比较薄的若干本,一小本一小本地往学校带,在上自习的时候压在课本下或者夹在课本中,在课本的掩护下大饱眼福。
我记得很清楚有两次被逮个了正着。
一次是我在上自习的时候,教室里书声琅琅,我把课外书压在书本下,假装在读书,其实是在看故事。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身边的光线暗淡了一些,但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面的我没有心思管太多,决定不管不顾地继续看,直到我眼睁睁地看着班主任老师伸出来一只手,把我的课外书从书本下抽了出来。
这件事的后果就是我被同学埋怨了一顿。到学期末的时候,老师拿着一摞没收的书,一本一本地举高高,大声喊:“这是谁的?”于是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回了那本书。
另外一件就比较倒霉了。
某天早晨起来洗漱完毕之后,我拿着一本小书,正准备带着进教室的。走出寝室门的时候,发现值班老师正在走过来,我当时身上没有口袋,只好转身跑回宿舍,想要把手里的小书塞到枕头下面藏起来。
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太明显的动作出卖了我,纸没能包住火。
这件事的后果是我找值班老师要我的书,他说他把书给另外一个老师了,我去找另外一个老师要,他说让我写检讨。后面写了检讨,他又不满意,写了好几次,他终于满意了,才把书还给我,折腾了我好久。
现在想来仍然不是很开心,小学四到六年级的那三年艰苦的住校生活让我很早地就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以及怎样在困难的环境中生活下去。
上初中之后,学校环境好了很多,学业也逐渐繁重了起来,虽然主业是在用功学习,但同桌给我安利《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拿来看了。那时候还不敢明目张胆地看,怕被同学看见了笑话,怕被老师发现被批评不务正业,只好快速一目十行地过一遍。
到现在我已经完全忘了这本书里面的所有情节。
到了高中,我的零花钱虽不至于让我紧衣缩食,可是也不宽裕,我并没有很多闲钱买书。就算有钱,我也多半用来买吃的了。
想看课外书,只能借了。好在班里同学真的不乏这类书籍。
我记得高一时借过同学的《泡沫之夏》,高二时看过《萌芽》、《新概念作文》、《会有天使替我爱你》、《悲伤逆流成河》。鉴于我的记忆力不好以及时代久远,看过的书肯定不止这些。
当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之类的名著就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内了。那时候很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这一系列。
高三有电脑课之后就逮着机会去学校机房的破旧台式机上登录“红袖添香”,看上面的免费小说。
大学之后就接触到写得比较好一点的书了。单论网络小说而言,有我现在仍然很喜欢的《何以笙箫默》,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不负如来不负卿》,有沧月的《听雪楼》系列、《镜》系列等等。
那时候喜欢去计算机学院旁边的图书阅览室,在里面看书一看就是一个下午或者是一个晚上。
看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到了研究生阶段,也仍然还在看,比如流潋紫的《甄嬛传》、《如懿传》,比如匪我思存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千山暮雪》、《东宫》,比如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华胥引》,海晏的《琅琊榜》,再比如刚刚看完的明晓溪的《烈火如歌》。
很多网络小说都被改编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目前我比较喜欢的只有《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版很多人觉得拍的不错,但因为我对主演无感故而并不是很喜欢。
很多时候是看剧之后才想着要去看小说,然后会觉得小说一般比影视剧精彩,很少会出现这次看《烈火如歌》时的感受:这部小说到底写的什么鬼?
我是先看了几集《烈火如歌》的电视剧,觉得主演的演技都还可以,加上朋友圈同学的推荐,以及想要暂时逃避写paper的压力,就忙中偷懒,下了小说看。
通过细读《烈火如歌》,我似乎摸清楚了这类小说的一个套路。
制造不可调和的矛盾。所爱之人的父亲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从一出生就被偷龙转凤从而人生彻底发生颠倒的一场角色互换,由一个小误会引发蝴蝶效应最后造成更大更难以愈合的大矛盾,亲兄弟或者好姐妹同时爱上一个人等等诸如此类。
夸大人物的专情。哪怕对方逝世了很久还是偏执地忘不了,觉得对方就是此生挚爱,但对身边的人视若罔顾,让自己活在凄凄惨惨戚戚的回忆里,同时一边虐自己一边虐身边的人;哪怕对方一无是处或者是十恶不赦,也能毫无缘由地疯狂爱上对方并至死不渝。
若是江湖,就是门派之争武功之争正邪之争;若是朝廷,就是权位之争功名之争党派之争。
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景物。微风、细风、狂风、龙卷风、西风、寒风、冷风、如刀子一样的风;微雪、小雪、大雪、白雪、晶莹剔透的雪花;雨水、雨滴、雨帘、雨花、雨珠、毛毛细雨;桃花、梨花、杏花、海棠花、牡丹花、笑靥如花,其他各种花;落叶、枫叶、梧桐叶、枯叶、树叶、叶子;微笑、苦笑、阴笑、偷笑、邪魅狂狷的笑、放浪形骸的笑、开怀大笑、抿嘴一笑;潺潺的溪水、碧波荡漾的湖水、平静如镜的池塘、四四方方的水塘、波澜不惊的古井;还有阳光、山谷、草地、树林、小路、悬崖、山涧、香料等等,这些都是作者们的大爱,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简直不要太好用。
码字不易,写出好的作品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长篇小说,不仅需要文笔,还需要逻辑。铺垫、伏笔、悬念、呼应,这些细节只有处理得好,才能让文章锦上添花。
而《烈火如歌》最大的弊端就是前文设置的悬念,后文并没有很好地解释,逻辑上比较欠缺,故事情节也比较缺乏说服力可信度。
这直接打击了我看国产网络小说的积极性,不过也正好,要做的事情很多,时间要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最爱的,还是乌龟漫的《何以笙箫默》,有这一部小说,就够了。
You are my sunshine.
连带着我看古装剧的热情也随之消退,尤其是现在有些古装剧越来越奇葩的剧情、越来越浮夸的演技、越来越低劣的制作、越来越不知所云的片名、越来越倒退的改编,让人越来越没有观看的愿望。
以后,古装剧我也会看得越来越少。营养太低,仅适合无所事事的时候打发时间。平常有事做的时候,还是少看为妙。
国产网络小说,就这么戒了,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