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回到几天前,和一个大三妹子说到了关于恋爱的事,其一就是标题所述的恋父情结。妹子跟我说,她有恋父情结,谈的对象要比她大5岁以上的,而她现在的男朋友恰比她大6岁——那是一个刚硕士毕业的汉子。
其实一直都有听到关于恋父、恋姐/母情结的说法,但能够亲耳听到身边人说这个事倒是头一回,所以有些蒙——毕竟我曾以为这些事会离我遥远。妹子是我喜欢的类型,而我比她大2岁多。嗯,对,就是2岁多,一个对大多数而言听上去应该是个挺合适恋爱的年龄差。但妹子却用了5岁+的恋父情结把我淘汰。
心生不服,但我尚且算个有理性思考的人渣,所以心头上冒出一个想法“当我们在说我有恋父情结的时候,其实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要的是年龄差吗?显然不成立。既然要一个5岁+,5岁+的父能有多像父呢?那怎么就不定一个10岁+呢?另外,3岁+就不能有父的样子吗?无论我们在年龄差上往上加,还是往下减,追求年龄差的目标都无从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要的是父的外貌吗?显然不成立。一个人的外貌和年龄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这个影响影响很多,无论人自身内部,还是外界环境都有着影响。
我们要的是父的品质吗?如果是,那么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东西让我们心暖,让我们如此向往呢?
也许是关心。从小到大,父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无论在我们遇到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时,父都会出现在身边,帮助我们解决,陪伴我们度过难关 。
也许是宽容和理解。谁不曾年少轻狂,犯下几许过错。我们都有些许任性,我们对过错感到害怕,更害怕过错带来的后果,因为我们都怕我们无力解决。我们都想有一个依靠,一个能给我们安全感的男人——他能理解我的任性,他能包容我的过错,他能帮我解决过错所带来的后果。
也许是忠诚。没人愿意被背叛,没人愿意自己被伤害。自私的人性使我们都想得到舒适圈。血浓于水,亲情也许是世界上稳定度最高的关系,而子女父母间的感情尤其如此。之所以选择父,也许正因为这一份忠诚。
也许就是上面父的品质,让我们产生了恋父情结,但如果将以上品质归纳于年龄大到一定程度的男生就会具备该品质,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年轻人这种思想实在太危险了,这该让多少男生无辜被淘汰。情人节快到了,如果你是女生,如果你是单身,如果你在广州,快来约我吃晚餐吧,哈哈哈。
结语:
最后,从这一不少见的恋父情结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到更多的背后的故事呢?我们的大多数曾年少轻狂,而大多数我们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