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宴
在乡村,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事不在少数。东家儿子结了婚,西家媳妇生了娃。张三家的女儿考了学,李四家的死了爹。总之每到这时候都要大摆筵席。
乡村讲究人丁兴旺。摆宴席不怕人多就怕人少。谁家人多谁就有排场。有面子。早些年村里人多的时候,摆上几十桌能来上千人。更有甚者,大席能吃上三天。肯定觉得诧异吧!哪来的这莫多人?那你可就不知道了,这大席啊!那是一家老小,一个不落。而今,人的观念转变了,也节约了不少。再加上村里年轻的都外出打工,年幼的出去上学,村里也就剩下空巢老人和一些安于现状的中年人。人数大不如前。
村里有个不成文规矩,在宴席之前要先请厨师吃饭。这席上的大菜全指他们。此外还有来帮工的女人们,和出谋划策的男人们。这些人大多是主人的亲戚朋友。这请厨师吃的也不能太糊弄,鸡,鱼,肘子不能少,剩下的就看各家女主人的手艺了。这厨师吃好喝好接着这大席就有着落了。
要说村里什么时候最热闹?大概就是这红白喜事做大席了。一早各家的女人早早就赶到办席的大院,切菜的切菜,蒸饭的蒸饭。炒菜的就是各位大厨了。说来也怪,大厨竟多是男性。厨房里最热闹,到处都是女人们互相打趣,嬉笑怒骂的声音。
席上大多是十个或者十二个菜。必备的就是炖小鸡,红烧鱼,白糖肘子,溜肉段,凉菜就各种各样,随意搭配。剩下的有点心,有锅包肉。全要看主人家的了。
若是喜事,这席就欢快的很。小孩子围在一起打打闹闹。等着接新娘子的花车到了,先点上鞭炮,噼里啪啦的好一派红红火火。新娘子到了就能入席了。此时席上的菜也上的差不多了。不过别看这菜香,那也只有看着的份,因为不发筷子。婚礼庆典还没开始这时候要是发了筷子,谁还有时间听你们的海誓山盟。等到庆典结束,发了筷子,新娘新郎就开始挨桌的敬酒了。吃完喝完还不算,剩下鸡,鱼,肘子。大多都打包带走了。
如果是白事气氛就压抑很多,进门先上礼前然后道一句节哀。坐下来静静吃。凡事都要为主人家考虑。
升学宴高中的学子要对家人朋友表达谢意,当然这是考的好的,考的不好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只管拿了钱坐下来吃,什么都别问。
总之这乡宴是乡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乡村小小的缩影。也许关于童年的回忆也就只剩下四面环绕的高山,和宴席上那一道道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