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衡量团队管理课的最后一讲,管理要从问好哪些问题开始?
在第一讲里,衡量老师就提到说,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高效快乐的。高效就是善于利用人的独特性,顺势而为;快乐就是能够看到自己是管理问题的一部分,从而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就不会对团队过多抱怨。
那么,要成为高效又快乐的管理者,可以从哪里入手呢?衡量老师在最后一讲总结了五个适用于管理场景的好问题:
1,如何布置任务?
通常我们的习惯是,布置任务就是直接了当把任务分派给下属就好了,但事实上,因为每个人对任务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会受个人性格以及职位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说,管理者在布置完任务后,最好再和下属确认一下,可以用提问的方式问下属,“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这样就能确保下属和管理者对任务的理解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2,如何批评一个人?
职场中,发现下属做错了,直接批评,或者是明确告知下次应该怎么做,这是很多管理者的习惯性作法,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同样可以尝试用提问的方式,询问犯错的下属,“这个结果和我期望的有所不同,能帮我弄明白你这么做的原因么?”
这里还要特别注意一下询问的语气,尽量不要给人一种责备的口吻,要不然会影响你发现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
3,如何纠正错误?
这个说的是当职场中,下属想偏 了的时候,管理者要怎么应对。通常第一反应都是直接纠正下属,但这种方式很可能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
同样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你说的有道理,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做呢?”
借助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下属转换思路,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同时还有可能适当激发出下属的创造力。
4,管理者要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目前的工作中,到底什么最重要?”
2)“除了这些重要的事情之外,在其他的事情上我做到什么样就算足够好?”
这里的足够好,就是在提醒管理者,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在有意义的地方追求完美。
足够好的思维方式会帮助管理者对现实有合理的期待,也会更有耐心让团队慢慢地成长。
其实今天课程里的这 5 个问题,虽然是放在职场里,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设置的,但是问题的思路也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遇到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自己下判断,也不要着急去批评指责对方,而是先给自己时间冷静一下,就像前面课程里提到的,学会分离,然后再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
PS:很开心,这一系列 20 讲都更新完了~ 明天会对所有内容来一个汇总贴,备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