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看的《心理罪》全套原著,后来两部拍成电影,也都欣赏了,邓超版的更忠于原著,应该编剧就是作者雷米的关系,亲妈总是舍不得给孩子大动干戈。
这里聊一下原著,确切的讲,聊一下原著结局“方木之死”。
方木当然没有死,但原著中,邰伟、米楠等方木的同事兼好友都以为方木死了,一直不肯相信的米楠,也从方木的上司、省公安厅犯罪心理研究室边平处长那里得到确切告知——方木死了。
再不肯信,也得信。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活生生的方木,为什么要装死,暗兮兮到北方一所刑警学院当起了教书匠?
我们罗列方木装死的理由有几条:
一、为了给江亚定罪
走访了江亚度过从出生到少年时光的小山村后,方木几乎可以确定,之前几桩谋杀案,凶手就是江亚,虽然他是被培养,被心理暗示,但他就是凶手。
可是方木没有证据,于是他决定以身饲敌,如他预测,江亚对他下手了,他被敲晕后,被带到江亚咖啡馆的地下室。
只是方木和江亚都没有料到,魏巍已经悄悄潜入地下室,她用朱永超替换了方木,所以死在地下室的是朱永超,而杀死朱永超的是魏巍。
但这并不影响对江亚的定罪,因为江亚不知道死在地下室的是朱永超,他以为自己干掉的是警察方木,因为这一桩罪案曝光,反正是死刑,他也就交代了所有的杀人案,包括少年时期杀死自己的养父。
因此江亚死刑是必定的,方木死与活都不耽误江亚死刑,所以不存在为了判江亚死刑需要方木“死”。
二、为了魏巍
地下室的朱永超实际上是魏巍杀的,警方对朱永超的定义是“身份不详死者”,因为明明应该是方木,经过法医鉴定,死者不是方木,所以朱永超之死,警方并没有破案。
那么方木装死,是为了保护魏巍吗?以方木的性格,有这个可能性,但仔细一想,也不合理。
首先方木是一个警察,不惜以身饲敌也要抓到凶手的警察,而魏巍是杀人犯,方木装死,为了帮一个杀人犯避罪?这个不大讲得通。
何况魏巍当时是脑瘤晚期,最后这几个月,她在外面的世界或里面的世界有区别吗?反正都要去地下的世界。方木为了魏巍几个月的自由,让自己“死掉”?荒诞。
三、为了米楠
方木和米楠,本来是郎有情妾有意,但半路杀出个廖亚凡,而廖亚凡之死,似乎给方木和米楠之间划了一条线,使这对有情人不能心安理得走到一起。
但许多事情,时间可以淡化,两三年后,他俩在一起也没什么。现在有些男人死了老婆不到半年就另娶了,何况廖亚凡还不是方木老婆呢。
为了避开米楠,方木就装死,这几乎属于不可理喻,根本不是理由。
而且方木在这里“死”了,实则他暗兮兮到了北方一所刑警学院从教了,那这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了。
既然方木“死”了,肯定要涉及原户籍注销,如果不注销的话,以邰伟米楠的警察权限,分分钟就能查到方木还在。
而方木的工作从省公安厅犯罪心理研究室变为到刑警学院教书,这系统内调动又涉及人事编制。
所以方木“死遁”,需要警方高层的配合,但警方高层配合一个警察“假死真调职”,需要一个正当理由吧?可是以上三条,都不是合理理由。那么警方高层总不能儿戏吧?
除非雷米再出方木系列,让他去当卧底,否则方木“死遁”真是一个逻辑硬伤了。
其实《城市之光》里还有一个小硬伤,就是魏巍用朱永超替换方木,江亚居然没有发觉。《心理罪》对方木的描写是中等身材、瘦弱,要不是这个比较衰的外形,当年米楠也不会手持一块碎玻璃打劫他了。而朱永超是个干力气活的,粗糙壮实,就算他俩都被砸得血肉模糊,那体格体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以江亚之精细,怎会毫无察觉?
只能说雷米要其灭亡,先使其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