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婚姻,孩子,我的成长课题没有按照顺序进行,是倒置的。没有做好自己,就寻求婚姻,没有经营好婚姻却一直想要孩子。孩子来了,才发现,新的追寻不但不能解决旧的问题,还会带来更多问题。
走上了冥想修行这条路, 越走发现自己越多的执着。
我和他都是这个层次的人,对孩子的一点点问题都同样没有承受力。我没有能力改变他,也承受不起他的埋怨。同层次却并不同频,没有过多争执,平静自己,做了一个好梦。但还是看到自己的成长,不再去发微信给他,信誓旦旦的承诺一些事。自己记录在这里吧,看看能不能做到:
1、做好自己,不舒服了就去爬爬山,跑跑步,看看海,来新西兰之后,我竟然还没有自己一个人去过海边... 我有驾照,为什么不呢?能有多累呢? 周二、三、四一定要找一天去周边的保护区。
2、关于住哪,不要纠结,大院子也不要再梦想,看孩子情况,顺其自然。争取申请自己的学校,市区也许还近呢?既然选择了为孩子,那也只能让自己去适应,安住当下。
3、 关于与孩子的家长们,其他陌生的朋友们的交流,不会说话要学会少说话。没话找话是我从前家庭留下的印记,可是言多必失,说话前想想别人的感受,另外,少说就是。
4、梦见他,伸出手,我没有迟疑,跟他走,但我还有很多压力,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于是梦醒。即便在梦中,我也是第一次突破自己的各种思想束缚,去牵那真实引领过我又无比虚幻的手。我早已懂得不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也早已意识到,即便是保护这件事也没有办法做到纯粹。那我还要不要有这样的梦?要不要为之努力?
关于我,我是谁,我来这个世界为了什么?总是想赋予自己一些生命的意义。总是想追求那种全心全意的付出与契合。可是,总有太多可是... 有意义吗? 我能行吗? 什么时候可以少些顾虑,勇敢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