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与友人闲庭信步,兜兜转转,无意间觅得一僻静之所,我欣喜至极,很难相信,在喧嚣的楼宇间,还有这样一处风景,遗世而独立。
仿佛是被现代化的高楼金屋藏娇般,它所在的位置并不起眼,从主路上下四五级台阶,静谧的湖水悠游自在,岸边的柳树将不大的湖围了个严实,以至于主路上的高楼都看不真切了。翠色的柳枝笑对春风,摇曳着身姿,尽入湖水眼底。远处的石山恰到好处的伫立在湖边,将刚与柔的结合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知是先有了这楼还是先有了这湖?无论怎样,我总是幸运的。
我闭上眼睛,想更真切的感受这喧闹中的静谧,突然大脑中迸出一个念头:如果可以,我是否会隐居山林?
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林逋般“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以天为庐,以地为床,辟一片山林,种几株梅花,不为外物烦心,不被世俗所扰,只与时间和自然为伴,是何等的悠闲自在。
我的思绪徜徉在自己的假想中,可是理智却清醒得将我唤醒。时间是一剂解药,也是一副毒药,长此以往,是否真能做到人山“相看两不厌”?被我们盛赞为淡泊名利的古人,有多少只是为了逃避眼前的现实?俗世欺我,我自归隐,这种消极的逃避心理是否能化解眼下之困?
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庭,大隐隐于市。真正的大隐之人往往隐于市井之中。于喧嚣之中,唯有向内寻找内心的富足与平和,才能找到幸福的真谛。外在的物质只能带给我们一时的满足,消极避世也只是逃避者暂时的自我安慰。向外寻求的满足会在时间的腐蚀中消磨殆尽,而内心的丰盈才能抵抗住时间和外物的风蚀。
当下社会,竞争和压力常常笼罩着我们,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不幸的一代。幸福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是个物质丰盈的时代,不幸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很贫瘠。虽然我们比60、70年代的人可以享受的物质文明更多,但社会的贫富差距也从未如此之大。以为外在的功成名就会让自己获得满足,却往往在追寻的过程中迷失自己,变得更不幸福。我们经常听说某某明星患上抑郁症,如果外在物质真能带来绝对的幸福感,那最不可能患病的就是明星了。
俗世烦忧,以为远离世俗,换个环境就治愈了?外在环境的改变只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与平和,时间流逝,深山中的寂寞与孤独,梅妻鹤子真的可以抚慰吗?旧的烦恼归去,新的烦恼又来,以前嫌恶世俗的喧嚣,而今喟叹深山生活的寡淡,归隐山林真的能够带来自己想要的那份平静吗?
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在自己的内心里,外在的物质与环境的改变只是治标不治本。问问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修炼我们内心的纯粹与丰盈,相信也就拥有了幸福与平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无论你身处哪里,处于何种境地,都会让你“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