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中华文明起于帝王之家。上古人神合一,天师多习易经、阴符、奇门遁甲之术辅之主天下。

自夫子尚礼、奔复周礼以安天下,老子化胡、崇推德道以醒民众,上古文明则得以普惠,自此时有孟子、韩非复兴儒道,承前启后,百家争鸣,持续百载有余。

自唐佛教入土大盛,中华正统为之衰败,然韩愈、二程、朱熹等贬释氏扶儒理,开中华理学之门,后辈以迎外来之学迎上以阐儒理,文明自此混沌。

朱熹继小程子理学致外格物、阳明继象山心学向内求理,皆红极一时。自此形成以朱熹儒理、阳明心学和浙东历史哲学三足之中华哲学史。

故唐宋之后再无正统,多习读上古之书,立正统之根学,为之道。融会儒理释道以调理习性,为之术也。

习道术正心明性。以儒学养正气、道学修大气、佛学化怨气是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