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自己没有经济收入,所以购买阅读课一定要得到家长的认同,这样就需要了解家长是否认同学生从微信群和千聊这样的平台进行学习才行,所以这个产品的付费用户其实是家长。
同样的例子还有如果开发一款婴儿用品,其实是要向婴儿母亲推荐,而不是婴儿本身。
脑黄金的产品本来是针对老年人的,但是史玉柱说他当年去下面调查发现,老年人自己不舍得买,他们只喜欢存钱,或者把钱给孙子花。
如果自己子女买给他们就会吃。针对这个问题,脑黄金制定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黄金”的广告词,也就是用户是老人,但是儿女买单,这样广告就必须往收礼上靠。
洋葱阅读法目前应该不太适用于考试类、小说类阅读,而是适用于致用类书籍。
这个问题赵周老师也提到过,他说RIA便签读书法只能读那些学了马上就用的书,而学生其实主要是要应付考试,他们不需要学了就用,也不需要学了马上赚钱。
当然某些大学生可能也会成为潜在用户,因为将来会面临就业问题。但是高中极其以下的学生就应该不太适合了。
也就是说不管洋葱阅读法也好,RIA便签读书法也好,都是针对职场人士的,特别是刚毕业2、3年的职场小白和宝妈的。
不管是职场小白需要升职、加薪,还是宝妈将来想再返回职场都有知识焦虑,而且这部分人自己就可以决定是否参与学习,也能负担起学费。
还有一点就是做职场类培训起家,突然跑到学生培训那个赛道,和传统学生市场的培训机构产生正面竞争,可能会面临水土不服的窘境。
洋葱阅读法中最后一节课的内容变现,我想应该是为职场斜杠青年设计的,很多人用业余时间主题阅读一个领域后,制作微课在网上推广,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和小六老师的个人品牌课形成有效呼应。
目前知识付费领域比较火的,而且很大的市场就是职场领域,比如spenser写职场焦虑文,特立独行的一只猫写职场励志,秋叶大叔针对职场必须用到技能PPT。大家都没有离开“职场”两个字。
所以可见职场类培训是一个红海,竞争最激烈,最近秋叶大叔好像也在推阅读课程。
那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出奇制胜呢,就需要差异化,因为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
我们知道大脑天生喜欢故事,又由于游戏具有让人上瘾的性质,这样用动漫故事游戏化的形式,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样保持”职场青年阅读”这个赛道不变,只是包上一个好玩的壳,吸引更多不爱学习的小伙伴过来围观,这样一定会增加用户量。
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衡量用户的刚需,比如说我们其实根本不会花钱买QQ空间上传音乐的功能,更不会买QQ币之类幼稚的服务,但这不妨碍腾讯成为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那么大家可能又问,那你做动漫故事,其他人也做动漫故事怎么办呢。这个有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品牌一旦建立起来,其他公司即使一模一样的模仿也未必会超过之前建立的那个品牌。
比如百度收购hao123.com就是这个例子,虽然hao123网页简单,但是连百度这样的大公司都无法超越,只能花钱买。
所以结论是赶快开始做,不能让其他人先入为主,抢了先机。不但要做,各种周边产品、海报,动漫形象设计都需要考虑起来。
比如洋葱阅读法上期的礼物是打印的一些图片,其实完全可以定制米兔那样的标志性绒毛玩具。小六老师直播和被采访的时候,也可以拿着那个绒毛玩具。
总之就是不断让洋葱这个名词和形象在最多的用户目前反复出现,达到忘不掉的程度,最后形成国民阅读等于洋葱阅读,就像过年送礼等于脑黄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