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注定需要时间的积累,单纯从喜欢的角度去行动做一件事情,培养更大的喜欢,便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进而获得幸福与更大的成就感。
早上好啊,进入五月以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没有懒觉了。
现在五点半天就大亮了。
鸟儿在歌唱,闭上眼睛也没有那种赖床的不可自拔的感觉了。
窗外明媚的风景好像有一种魔力在召唤,走出家门,无论是哪个方向,都是一片生机勃勃,欢乐无限。
在这种紧张心情的催促下,码字也会变得高效起来。比起码完字,去欣赏美好五月时光的快乐,这种马不扬鞭自奋蹄的充实感也是快乐本身。
01
一眨眼,40天公众号日更过去了。
40天前,我在另外一个平台日更,对于公众号来说,只是佛性坚持,想起来就把别的平台发出的文章搬到这里来更新一篇,只在乎更新本身,没有过多去关注阅读量等数据,事实是,压根就没有数据。
40天后,我仍然没有过多地关注数据,但每天都有惊喜。要么是铁杆朋友留言打卡,要么是零星一个或几个,有新的朋友关注。
比起之前的纯为爱发电,毫无动静的数据来说,这真是的一份惊喜。更重要的是,我对现在公众号日更充满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写下去,一定会带来惊喜,出乎意料的惊喜,事实上,这种惊喜每天都在发生。
发生这种变化,我找到了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思路一变天地宽。
没错,我就是简单的把日更的平台从别的地方转移到公众号上,每天第一时间打开公众号的更文界面,把精力和专注、快乐集中在公众号的首发上。
这种感觉很奇特,也可能是一种强迫症。
按理说,在别的地方写文,现发到公众号上,效果不是一样吗?
就我个人实践来说,真的不一样。
不要轻看这种简单的变化,背后却有深层次的玄机。
02
各种成功学中,有一个具体的实操建议就是,把你的梦想与目标找一个本子写出来,然后去行动。
写出来,更容易成功。
为什么要写出来,放在心里不行吗?
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疑问。但现在我不再去纠结类似的事情。
这种只会带来好处,没有任何损失的建议,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而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呢。
其实,生活中,大家都是如此的固执和自以为是,就像只发现别人身上的头发,却无法看到自己的睫毛一样。
在每一个平台上写字,大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原因就是每个平台的玩法不一样,对写作的限制规定不同,在市场上的定位也不同。
比如,我在另一个平台上写字,并没有想到会有更多的人去看,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去更多朋友交流。因为这个平台的流量本身表现一般,写手多,看文字的却很少。
我的更文就变成了完成日更,至于获得多少收益和数据就无所谓了。再加上,写了一百多万字,也没有给自己带来实质的物质回报,精神收获感觉也不是很强烈。
物质和精神刺激是不一样的,目前看,收益应该会比精神上的快乐来得更现实一些吧。
加上,平台的限制,在码字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会不会锁文,写什么题裁更放心一些。这无形中给自由的写作氛围限制了条条框框,这是平台的自身局限性决定的。
但是把首发放在公众号上,直接在公众号的编辑栏里敲字,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把文字从别的地方复制到公众号上,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完成更文的动作,没有太多的情感在里面。
当你每天先打开公众号,认真写字时,这种重视程度是不一样。
你面对编辑栏码字,如同在舞台上开始表演,台下坐的就是已经关注你的朋友,这些朋友你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交流,有的都认识,还有一些每天看你文章的朋友,这简直是最铁的哥们了,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关系中,你好意思敷衍,不去用心吗?
在写字的过程中,思想不由自主便重视起来,好像把心底的话,写成了一封信在向朋友倾诉,写完之后,自己心情也很舒畅,然后,用一张崭新牛皮纸信封封好,送到朋友手中。
公众号的日更就像每天在和最好的伙伴在聊天,在交心。
如同拥有了很多闺蜜,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03
现在我正在挑战公众号日更60天,已经写了40天,正好赶上这美好透亮的五月天,真是好心情加上彻底放松的幸福,就把这40天日更公众号的感受和大家聊一下。
讲三点吧。
一是码字更有方向,有动力,有希望。
一旦把每在在公众号日更作为方向、任务、目标,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果你找到真正喜欢的女孩,发现和她在一起真的快乐无比,那还会担心没有办法追到手吗?
对于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并不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爱,常常是没有发现那个让自己全力以赴,心甘情愿燃烧自己的青睐与渴望。
爱上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主行为,不计得失,不计成本,只在乎享受忘我而全副精力都在她身上的全力投入。
这就不难理解,那些沉浸在炽热爱情中的幸运儿,他们像一种烧得通红的种驴,有着最大亢奋与欢悦,同时也面临着最大的危险与失落。
“就是为她死,我也愿意。”
“就是骗了我,我也值了。”
“哪怕是飞蛾扑火,我也要上。”
这样的偏激而不理智的念头与表达,往往是深陷爱情,无法自拔的热恋情人的庄严宣誓。
这也是一种目标明确,行动坚决,激情满满的表现。
写文、码字,无论是单纯的喜欢,为爱发电,佛性坚持,还是流量至上,撸金赚银,都需要获得激励和持续更文的动力。
这动力一定是源于明确的目标。
我身边的写友,每天一篇文章都有万人以上赞阅,大几百甚至上千的收入,这要是放在我们身上,还会抱怨写不下去,码字辛苦吗?
而我之所以有了日更公众号的动力除了我把公众号日更作为一个明确目标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二是输出倒逼输入,优质内容孕育于大量的阅读。
出来混的,欠下的,迟早要还的。
这句话,在我开始认真日更写作以来,一天比一天更有深刻的认识。
我写文的出发点一直是自嗨,自娱自乐,这并不是说,我有多么好的写作心态,真相是我也多次怀疑,天天坐在电脑前,摆弄键盘,到底有没有意义,是不是还不如出去送个快递,做个代驾来得更实在,至少付出时间,马上有实际的回报。
庆幸的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没有赚钱,所以只好把赚开心作为重点。
这样一路写下来,现在也习惯了,但的确很开心,很充实,很快乐。
这样的快乐一部分来自于,写了这么多字,算是没有浪费时间,别人一听说你天天写,天天跑,会有心无心地夸赞几句,这让我感觉良好。
吹牛有东西,装也有点底气,写的多了,感觉真有点写手的感受,但作家这个词还真不敢当,在我的概念中,只有像莫言、茅盾、王晓波、老舍等,有纸质书出版,有名气,是文学圈内的,这才是作家。
而现在的网络,人人都可以有账号,都能发文章,把发文的门槛一下子去掉了,只要认字就可以了,至于作家的门槛是高了,还是低了,还真不好说。
至少你写,就是一个写手。
写字,如同跑步一样,总归不是什么不好的事,行动总归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相反,只会出现益处。
我能坚持下来,还要感谢关注、支持、鼓励我的各位。
没有大家的反馈,没有大家交流和真心无价的支持,也许我真的坚持不下来。
我现在就很能理解郭德纲在说相声中老说,观众是衣食父母,那种尊重与谦诚真的不是装出来,一定是源自内心的。
朋友们的一句留言,一句鼓励,哪怕是刻意给的,对于我来说都价值无限,都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写作本质就是一种形式上的沟通,朋友们的留言与反馈给这种沟通画成了一个圆,写作者的目的已经实现,快乐双向到达。
还有一个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我坚信做一件正确的、不坏的事情,长期的坚持下去,终会有大的惊喜与回报。
就像在时间的大地上到处欢快的撒下盲盒里的种子,你不知道将来会收获什么,但一定抱有希望与惊喜、无限期待地向往着发芽、开花、收获的那一天。
撒下种子,就有收获;播下希望,便有惊喜。
日子不都是在对一个又一个希望与惊喜追逐中欢快的持续吗?
三是以公众号内容为主的微信生态最终会成为最有潜力的资产。
这算是我最创新的思考与收获吧。
我觉以微信为基础的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好友群、好友等整个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是每个人与这个世界链接的入口,也是获得大千世界一丝精彩的一个入口。
这个生态系统的本质就是完成作为生命个体与外界的沟通,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来满足我们的沟通需求。
公众号是一个深入表达的窗口,这里会更立体全面的即时展现一个人的思考、疑虑与收获,是深刻思考的表达,是灵魂赤裸裸的展示,是一个人思想的画像。
视频号用动态画面,定格时间,记录生命的方式来储存记忆,更加直观地表达给朋友们看,你喜欢什么,你宣扬什么,你追求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朋友圈更有意思了,生活的本质简直可以从朋友圈中表现出来。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实际生活中,也是人以“群”人。
老乡群、战友群、工作群、客户群、家人群、亲友群……
我们被精准地贴在标签。
微信把14亿人口,如果可以的话,给每一个人人用各种标签来区分,你的工作,你的收入、爱好等各种属性特征、生活经历都是各种标签主题。
群也是相互间感情远近的反映。
几十个人因为某一件事而建立一个群,这个群会再进一步因为各种共同点再进行细化,另建群。
最终都是相互间说得来,沟通的多,来往的多,会有形成固定的群,现实中也是稳定的交往和亲密关系。
还有一种韭菜群,就是各种潜在客户等,哈,这个虽然有点无情,但也应该肯定其价值,比如团购圈等,别人提供服务、价值,也是大家的需求,无可厚非。
我突然觉得,这个群完全可以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来。今天写了这么多就不多啰嗦了,有机会专题聊聊这个。
以上,这些不同的形式,本质都是为了沟通方便,都是我们作为人类对沟通的需求。
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文字、视频、个人生活感悟即时报道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的样子,也就是所谓的ip、人设吧。
但不论如何,弘扬正向能量、宣扬阳光热情、把快乐给更多人,把鼓励给更多朋友,把生活阳光、微笑、积极的一面带给更多人,这应该是我们整个微信生态,整个一生中都应该坚持的原则吧。
窗外阳光正好,假期也快结束了,和我一起跑、写、读吧!
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