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是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亦指逐渐养成不易改变的行为。 习惯养成的几个关键点: 1,大脑倾向于做更简单的事。 这是人类大脑的“通病”:比起复杂的事物,更喜欢简单的那个。 2,认知并不决定改变,行动才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总是说“我有想法”“我想要那样”“有志者事竟成”…… 实际上,真正对“改变”产生作用的,更关键的地方不在思维和心理认知层面,而是行动。 3,大脑对奖赏机制的喜爱。 我们的大脑除了自我惰性,还存在偏爱的情况,它总是喜欢“被奖赏”的感觉。因为奖赏行为对大脑而言,有助于分泌多巴胺——快乐源泉。尤其要给自己设立精神奖励。 练习 要做刻意练习,不做“假勤奋”。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懒惰久了,稍微一努力,就觉得自己是在拼命。”然而行为的勤奋遮掩不了思维的懒惰。 假勤奋的人都有三个坏习惯。 第一,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并不清晰,喜欢自我感动,同情自己,从而使自己前进的动力流失。 第二,他们做事的效率非常低,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第三,他们迫切地想要使自己的某种能力得到进步。
2023-08-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自得到《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一、核心内容 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从而给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
- 如何用书香来引领班级文化建设 书香育人的由来: 自媒体时代的新挑战 引领学生成长,构建班级特色的思考 学生阅读习惯...
-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著) 这两天,我一口气读完了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校长的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