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现实褶皱里的文学传奇:二十年追光与未竟的思念。
当第二届漓江文学奖的现场视频在屏幕上展开,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悬停,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迟迟不愿划走。《泥潭》作者刘楚昕的获奖感言,宛如一把钝刀,缓缓地、毫不留情地将生活的真相剖开,呈现在所有人眼前——原来,最震撼心灵、最动人至深的故事,从来都隐匿在现实那层层叠叠的褶皱之中。
回望刘楚昕的文学之路,起点是十三四岁那个青涩懵懂的年纪。那时的他,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攥着笔写下了第一个故事。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岁月里,他或许满心都是对未来成为作家的憧憬,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条文学之路竟会如此漫长,布满荆棘与坎坷。
泥泞里的文学梦,遗憾中的未了情。
此后的十多年间,他不间断地投稿,一封又一封精心创作的文稿,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大多只换来石沉大海般的寂静。每一次等待回复的日子,每一封未被认可的退稿邮件,都像是一声声沉重的叩问,直击心灵:这份执着的坚持,究竟意义何在?
然而,当他终于站在领奖台上,所有过往的挫折与失落都在这一刻有了答案,那些曾经被退回的文稿,也仿佛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见证着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持。
而在他的故事里,最令人心碎的篇章,藏在那段美好的爱情之中。2017 年,在武汉大学哲学院攻读博士的他,邂逅了自己的初恋女友。
当梦想成真时你已不在:笔尖流淌的遗憾与永恒的羁绊。
恋爱的日常里,充满了写作与陪伴之间的矛盾与拉扯。散步到一半,他常常会突然说“我要回去写作”,面对女友的不开心,他用未来稿费画下买化妆品、买新衣的承诺。
那些充满烟火气的争吵,那些相互理解的妥协,一点点编织成了他们之间最温柔的羁绊。女友总是担心,万一梦想无法实现,他会被击垮。可谁能料到,命运最残酷的玩笑,并非梦想的破碎,而是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那个最想与之分享喜悦、最亲密无间的人,却已不在身旁。
2020 年,那句“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的歌词,仿佛是命运提前写下的剧本,一语成谶。一年后,癌症无情地带走了他的女友。在整理女友遗物时,他发现了一封信,信中那句“希望你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字迹里饱含着深情与期许,比任何誓言都更为沉重。
站在聚光灯下发表获奖感言的刘楚昕,哽咽着回忆起这些往事,此时的他,或许终于深刻地懂得,有些遗憾,一旦形成,便永远无法弥补,但它们却能够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从笔尖缓缓流淌,融入他的文字之中。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女友留下的这句话,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豁达释怀,也是与苦难进行的一场温柔和解。
文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作者与读者的内心世界。它让那些曾经以为无法言说的痛苦,有了倾诉的出口;让那些看似无法释怀的遗憾,有了新的意义。
刘楚昕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神奇与伟大,它能够赋予生命更深层次的内涵,让我们在面对痛苦与挫折时,依然能够相信,一切经历都将成为人生中独一无二的传奇。而这,或许就是文学永恒的魅力所在,它以痛为墨,书写出生命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