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你做好准备了吗?
儿子两岁半,今年9月准备入园上宝宝班,在入园前我们一直在上亲子班,也就是为了亲子分离做的预备功课。首先,孩子要从一个散养的家庭环境中走进一个有秩序的课堂,需要适应静动结合的教育环境。在幼儿园有户外活动,也有室内活动,既要遵守一定的纪律,又要懂得分享融入集体。而纪律性和社会性在家散养式是很少触及或者从未体尝过。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无疑上幼儿园就等于吃苦头。而一直在父母身边或者熟悉的亲人身边长大的孩子,突然要一整天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完成吃喝拉撒,还要和别人共享,要听老师的话,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挑战。
即将把孩子送入幼儿园的家长们,你们真的做好亲子分离的准备了吗?如果你的孩子抗拒分离,甚至分离焦虑,你有办法应对吗?
其实,“分离”不止发生在孩子入园入学,也有可能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家长要上班,或者外出等等暂时于孩子分离的过程。那么,今天鳄鱼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分离”的话题,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示。
谈谈“分离不安”
分离不安从孩子出生六个月就开始了。因为从这时候起,孩子对照顾自己的人产生爱恋。一旦形成这种爱恋,只要照顾自己的人不在视线范围内,就会深感不安。所以,有的孩子片刻都离不开妈妈。妈妈从这间屋子走到那间屋子,孩子也会强烈反抗。稍微大点的孩子,虽然和妈妈分开的刹那纠缠妈妈,但分开以后只要有人陪他玩,就不会找妈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突然意识到妈妈不在身边的境况,又会深感不安。从那以后,只要妈妈离开一步,他就担心和妈妈分离,死死缠着妈妈。很多家长非常害怕离开孩子,其实,这说明孩子和家长之间已经形成了爱恋关系,属于极其正常的感情。没必要过分担心。分离不安主要出现在幼儿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注意:
当你的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时,他就处于分离不安了。
1.苦恼或者纠缠
2.纠缠家长抱自己
3.过于害羞和腼腆
4.过于沉默或侃侃而谈
5.讨厌并拒绝和他人沟通,甚至不愿意与曾经亲近过的人相处。
对于低幼的孩子,你可以这样做试试
这个时候,你应该最大限度保证孩子心情舒畅。
1.不得不和孩子分开的时候,最好选择孩子睡午觉醒来情绪高涨,或吃饱饭后心情高兴的时候。孩子发困或饿肚子的时候,往往会非常敏感。
2.如果想找一个照顾孩子的人,最好在孩子不到六个月,认生之前找到。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和他人相处的机会。虽然孩子不认生,但为了尽快适应,可以先让孩子与他人短时间相处,然后再慢慢延长时间,这样就能确认孩子能不能和这个人友好相处,这个人能不能照顾好孩子等。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频繁更换保姆。
3.老人照看孩子。照看孩子的老人不要更换频繁,至少半年一次。
4.偶尔做做和家长分离的练习。刚开始孩子可能会焦躁不安,但通过分离练习能培养孩子承受分离的能力。如果孩子的表现好,就应该大加赞赏。
5.和孩子分开,最好创造孩子喜欢和熟悉的环境。
6.如果想让孩子坦然接受新环境或陌生人,熟悉的人最好陪伴左右。
7.和孩子分开时每次都使用同样的告别法。比如,孩子和妈妈每次的独特告别法,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明白,虽然不得已暂时离开妈妈,但过不了多久,还会见到妈妈。这样就能坦然接受和妈妈每一次分离。
8.家长要展现安静和积极的姿态。孩子非常敏感家长的情绪和表情。妈妈紧张的脸、异常的声音、平时不同的打扮,马上就能意识到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家长要创造舒适环境,做出一贯行为。
9.稍事离开时,要告诉孩子很快就能回来的事实。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纠缠,采取偷偷离开的形式。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有的家长和孩子告别时,看到孩子哭哭啼啼的样子,顿时怜悯,返回来再抱一会孩子,重新和孩子告别。看到妈妈的这种举动,还自认为妈妈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反而更加焦躁不安。家长要平静地和孩子说:“妈妈有事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你先自己玩会儿吧。”
10.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要帮助孩子战胜分离的痛苦。不想看到孩子焦躁不安,天天陪在孩子身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是靠孩子自己解决的,而是家长特意创造的环境。这样的话孩子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1.和孩子分开时,最好给孩子拿他喜欢的玩具。比如家长的某个随身物品或者孩子喜欢的玩具,这样能够安抚孩子情绪。
12.事先告诉孩子,妈妈在什么时间到哪里去的事情,以便孩子有个心理准备。有些解释不能只说一遍,要反复说,做好充分准备。
13.做一些小游戏模拟分离。比如家长从眼前消失,和孩子预定一个口头小密码,而再次出现时,再复述一下小密码,孩子在乐趣中逐渐适应分离。
14.不要体罚和惩罚孩子,这样只能恶化状况,让孩子演变为分离焦虑。
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你可以这样做试试
1. 认真倾听孩子的不安,家长要表达感情:“妈妈走的时候,你可能很伤心,但妈妈也会很想你。”让孩子知道你很爱他。
2. 和孩子一起读有关分离的童话故事并角色扮演,可以让孩子回想曾经和妈妈战胜不安的经历。
3. 和孩子分开要遵守回来的时间约定。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4. 告诉孩子分离是暂时的,再次的相逢会有更多惊喜。告诉孩子自己的出行计划,让孩子期待和妈妈重逢。
总之,家长要正确对待“分离”的情感,帮助孩子建立和陌生人的友好感。对于分离,家长首先要平和,不要表现出不舍或者急躁。在家庭养育过程中,要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分离的过程,孩子有多信任你,分离成功的几率就有多大。对于即将入园的孩子,在家里不妨模拟幼儿园的一日流程,家长扮演老师,让孩子充分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规律,可以在此过程让其他孩子参与进来和他一起体验和分享这个过程,那么入园后,他不会抵触,因为孩子已经明白了幼儿园是另一种熟悉的生活环境,并不代表长期与妈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