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孔子《论语·子张》
孟氏推荐阳肤担任掌管刑罚的官位,阳肤请教曾子。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丧失了正道,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如果审案时审出实情,那就应该悲哀怜悯,而不是要沾沾自喜!”
有人犯罪了审理案件找不到事情是失职,如果审理出了实情找到犯罪的证据了,也不必高兴。这种岗位上的工作虽然是做到了尽职尽责,但是往往也要搞清楚状况,这样的岗位不能因为自己有功劳而很自豪,好像判处了很多不法分子就了不起了,人民犯法处理是对的,但是因为上位的人没有守住正道而引起了很多人做出不法的事情,那就应该要为此心痛啊。这种对岗位的负责实在也是不得天道,如果心里沾沾自喜更是一种巨大的错误。就像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虽然很多人站起来建立新中国推翻旧王朝,但破的是封建制度,破的是无道之人,如果用旧制度去处罚那不是心里会很痛啊,那是天道所向,是民心所向啊。
说简单一些,如果一个孩子老是犯错,那问题在哪里?说明家庭教育有问题,说明父母管教有问题,如果父母因为发现了孩子犯错还觉得处罚了孩子很痛快,那就不是爱,不是慈悲,是没心没肺了,千万不要有咬牙切齿的恨意。即使孩子犯错了,即使要处罚孩子,也是带着一种舍不得的心痛感去处罚,这才是正确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