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2本章为《论语》:八佾篇
【原文】
3.2 三家者以《雍》彻①。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诗。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
②“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诸侯都在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见《雍》诗。相(xiàng),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辟(bì)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翻译】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心得】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是《雍》的一段,意思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所以三家祭祀撤除祭品的时候用这首歌,确实是违背礼节的。孔夫子提倡“不学礼,无以立。”人一定要有礼节,不然没有立身之本。
礼节,并非虚幻的东西。有些人可能会误解,孔夫子总是提倡这些礼仪制度,目的是帮助统治者来统治。这个思想是片面的。礼节虽然是表面功夫,但是我们要按着礼节去做了,才能内化到心中。我们总不能嘴上说着,我是尊重你的,但是行为上确实处处顶撞你。我们不能嘴上说着,我是讲礼貌的,但是从来不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打招呼。所有的品行都要从礼节上去落实,就如所有所学的东西要通过“做”来落地一样。从“做”礼节开始,身心合一,言行合一,让自己靠圣人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