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中唐诗人,生于768年,逝于835年,其一生正好贯穿整个中唐。出身贫寒,一生潦倒,所以可知人间疾苦,通晓贫民生活艰辛,为其创作带来丰富题材的同时,也奠定其积极的现实主义风格。此类诗歌作品多以乐府为主,和好友张籍齐名,被世人称为“张王乐府”。其体裁多为七言歌行,富于民歌特色,语言通俗明晰,简洁凝练,篇幅比较短小,便于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矛盾。
作为王建代表作之一的《当窗织》,全诗通过描写一位辛勤劳作的“贫家女”劳而不获的形象,鲜明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窗织》
[唐]王建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开篇两句“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长吁短叹,一阵又一阵的,这是为什么呀?原来是园中的枣子成熟后却被路过的行人偷食掉了。此处用诗歌里面常用的比兴手法,以“园中枣被偷食”来比喻劳动果实被人无端盗取,遭人莫名占用的丑陋现象,从而引出下文,也就是本诗主要叙述的整个事情。
什么事情?那就是“贫家女为富家织”!这一句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很好地解释了事情缘由,也引起了阅读者的兴趣,想要知道诗人为什么对原本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这般地上心用劲,不惜化大力气下笔陈述。
“翁母隔墙不得力”,翁母在此指织妇的公婆。意思是,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可是公婆皆老,无法能够得到帮助,只有靠自己一个人加班加点地织布,好尽快完成任务,此为第一苦,无人相助之苦。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严冬腊月,水冷刺骨,蚕丝浸入水中,捞起来的时候,由于水冷手都被冻皴了,可是偏偏丝逢冷变脆易断,刚将此处接好理顺,那处又崩断了,这般来去忙乱令人心烦意乱。此为第二苦,劳作忙乱之苦。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草虫即蟋蟀,促促为象声词,指虫叫声。凄凉的夜晚,别人都已经入睡,只有织布机下的蟋蟀吱吱乱叫唤,好像监工催促着织妇赶快努力,争取在规定的两天时间之内,按时完成一匹半织布的任务。此为第三苦,劳动量大之苦。
以上五个诗句,便是诗人用心用力之处,以详细地笔法描写了织妇所遭受得各种苦难,少人帮忙之苦,工作环境差之苦,劳作忙乱之苦,劳动量大之苦。如此劳作,能够得到相应报酬,那么也都是值得的,可是现实总是喜欢事与愿违。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输这里指缴纳。零落即零头,残余的。辛辛苦苦编织的布料,被无偿缴纳给官府,最后仅仅落下一些零碎的边角料,恐怕拿来给婆婆和自己做衣服都不够了。此处,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残酷真相,点明了织妇们被压迫被欺凌的根源所在,谁才是劳而不获,谁才是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如果上面是直面残忍现实的叙写,那么此句便是遭受欺压的织妇的可怜的乃至愤怒地控诉。倡通娼,娼妇,青楼女子。织妇无奈看着那些身著绫罗绸缎的青楼女子,她们不用辛苦劳作,也不用吃苦耐劳,似乎什么都不用操劳,便可以轻易地就能够拥有满箱的漂亮的衣裳。然而反观自己呢,拼命织布,拼命劳累,吃苦受冻,却仍一贫如洗,衣食皆忧,勤劳改变不了现状,该是一种多么巨大的伤害,又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地绝望。
最后两句写良家妇女羡慕青楼女子,这样一个违反道德伦理的心里状况,用“姑未得衣身不著”与“十指不动衣盈箱”形成强烈地对比,刻画出一个“被欺凌被侮辱的”织妇形象,通过她来深刻批判处于社会底层人民劳而不获的社会现象,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之心。
本诗即事名篇,直书所见;用语贴切,通俗易懂;思想深刻,爱憎分明;其描绘细腻之处精致确切,极富生活气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颇能体现王建七言歌行的特色。
读罢此诗,总能让人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梅圣俞的《陶者》:“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张俞的《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烧炭的没炭可烧,盖房的没房可住,养蚕的穿布衣,织布的没布可用……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抵如此;想来,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
那些属于贫穷又简单的梦想,如果被残酷的现实所囿,再强壮的咸鱼也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