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家没有考勤制度的公司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也没有一家只靠考勤制度的公司成为百年老店,这事不绝对。
看到一篇白岩松的文章,讲一个单位只要开始强调考勤纪律,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理由是一个走上坡路的公司,人人斗志昂扬,无须扬鞭自奋蹄,不需要监督和督促。
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一半认同或者说有一半不认同,为什么说一半认同呢?
如果企业只强调考勤,他肯定是走下坡路,不能这样玩的是吧,这是我一半认同的理由,不认同的原因是:
第一,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你和员工天天计较上班时间,员工肯定工作也不努力,你强调这个管控手段,那一定是因为其它手段失效了,这种情况下一定是走下坡的情况出现了。
但你不能说强调打卡考勤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有点绝对。公司里面一般分为前台后台和中台部门,前台部门天天出去打仗,去获取客户去给公司挣钱,这些人的考勤是软性的,后台部门在办公室朝九晚五,为前台提供支持,那么后台不打卡不行啊!
前台冲杀时候,有需要找后台支持,后台说还没上班呢,这肯定不行啊!该上班的时候要到位,人群和职能不一样,有些岗位必须要考勤。
第二个,就是企业发展的阶段不一样。企业处于小企业的时候,靠自我驱动自我激励,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这时完全不需要进行考勤打卡,员工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这个时候你还考勤干什么?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变成几百个人甚至上万的时候,不考虑考勤是不行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像创始团队一样打鸡血奋斗,还是得依靠制度,依靠流程体系来管理人,管理他们的行为,形成自己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华为不也是考勤吗?
第三个就是我们职业化程度不一样。因为大部分国人的职业化程度是比较低的,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员工整体的职业化程度还有待改善,所以基础的制度是必须的,需要基础的约束。
总结来看,我们不能说把打卡考勤一棍子打死,当然谁也不希望天天有一个紧箍咒在身上。
一迟到就扣钱,晚来几分钟就被批评,那这就和管犯人一样了,企业这样管一定是其他手段已经没用了,整个企业已经机械和僵化,确实是走下坡路了,但企业又不能没有这样的制度和手段。
企业需要在绩效和人文关怀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在不同阶段里面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非常重要。
考勤打卡不是驱动员工敬业的因素,这方面也做得再好也不能让组织变得更敬业,但它是一个基础的保障,是对不敬业员工的一个处罚,这些制度是必要的支柱,是企业在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企业驱动员工敬业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正向的,强化激励因素,另一个是负向的,强化风险因素,让员工有危机感。
如果员工来不来准时上班一个样,天天加班的人就想不通了,这些员工干嘛要努力!考勤打卡是负向因素里必要的一环。
企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考勤打卡是保证绩效达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企业不能只有这个条件,如果只有这个条件那企业确实是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