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看了正在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回家的路上,心绪在悲与喜之间不断切换,也为演员真诚的演绎为之动容。
在电影情节的触动下,最直接的,还是联想起身边的一些所见所闻。
壹
我结婚时,在农村租住的房东,在三年前,因不堪病痛的折磨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选择了投湖自尽。
在自杀前的两年,他被查出癌症晚期,虽在省城做了两次手术,但还是在复查中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
两次手术的高额费用掏空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他开始萌生自杀的念头,好在被家人及时发现,于是,妻子与他寸步不离。
一天,他突然开朗起来,佯装想开了,并要求妻子做冷面吃。
妻子信以为真,喜出望外,放松了对他的看护。
他则借机,从家里翻墙出来,跑到街上迅速拦住一辆出租车。
司机问他去向,他只是说:向前。
跑了一会,他又要求司机调头返回,在路过离家附近的道口时,他透过车窗看到妻子正焦急万分地与行人打听他的消息,那一刻,他泪水如注。
他首先去了外孙女的幼儿园,买了一大包的零食送给她,临行前,他在孩子额头上亲了又亲,当孩子从她的怀抱跑回教室的时候,他扶着车门嚎啕大哭。
他又去了自已的出生地——附近的乡镇;去了他家的老屋、儿时的村小、常去的河边、结婚时的新房、带女儿上学常走的小路……
在走完所有的“行程”后,要求司机把他送到青山湖。
在公园门口,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给出租车司机,司机要求退还多出的部分,他苦笑着说“我不需要了”,并深情地对司机说:谢谢你,送我一程。
当司机还在迟疑时,他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傍晚前,他迎着夕阳,径直地走到湖心的桥上,纵身一跃。
他可能觉得活的太奢侈了,每天都在消耗家里仅存的钱财;他可能又觉得活的太卑微了,每天都在苟延残喘,所以,他逃的那样果断,跳的那样坚定。
贫病交加,使他在短暂的几个小时,浓缩了他的一生。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是一条觅死的路径,也是一段寻生的旅行。
贰
前些天,听朋友讲了这样一个伤感的故事。
他同事的亲戚,大概40多岁,患了癌症,没钱治,上吊自杀。
他的孩子刚满10岁,在上三年级。父亲的离开,孩子根本无法接受。
他反复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妈妈说,爸爸可能不会回来了。他忽然大怒,小小的身体发着抖,大声责问妈妈:“妈妈,你怎么能骗人呢?爸爸会回来的,他还说明天要陪我去钓鱼......妈妈,我讨厌你!”
可是,爸爸真的不会回来了。他只留下了一封信。千言万语,全在信中。
他说:对不起,我扛不住了。这个病像一个无底洞,把我们家的钱,还有你们的精力都消耗光了。孩子还小,父母又老,还是给他们留着吧。
在遗书最后,他有一段专门写给孩子的话:对不起宝贝,我不能帮你打天下了。难过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天,爸爸就在天上保佑你,你一闭眼睛就能看得到......
有些苦难,就埋伏在我们身边,你一抬头,就能发现;有些痛苦,就潜藏在这繁华的人间,你一搜索,令你汗颜;贫病交加的体验,人世无言的心酸。
叁
2016年3月22日,是一个大雨天,深圳市母亲林珍吃完午饭,轻轻走到阳台。
当儿子拄着拐杖从卧室走过来寻找母亲时,他63岁的母亲已经随着3月的春雨和大风飘落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
母亲留了一封遗书,上面写道:“太累了,当妈的帮不了你,太难受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筹到治病钱”。
对于这位坚强的母亲来说,从10年前,儿子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起,她一直没有开心过。
他想不通母亲为什么要跳楼,直到他想起母亲向他提起过的保单:最高可赔20万元,刚好能凑上自己治病的费用。
但母亲万万没想到,自杀并不在获得意外险赔偿范围,而且这份保险早在去年已经过期。
如果有在天之灵,她将会多不甘。贫病交加,使一个母亲,轻易撒手人寰,多么伟大、又多么不堪。
肆
前不久,看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看完之后,我惊悚、后怕,但深以为然。
因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哪怕现在衣食无忧,但一场流感就能把你折腾得倾家荡产。
人不病,不知道自己有多穷。
伍
再说回电影。
电影《我不是药神》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它是敢于触碰社会敏感问题的良心之作,直指现实的锋芒而非粉饰太平的盛世家园。
既表现社会底层少数人的现实生存状况,让你感觉生命的脆弱,内心无比痛楚无奈;
也揭露人在面对利益、法律、人情时的挣扎与取舍,让你感觉人之所以为人还是要坚守向善的一面。
这部片子能通过审核,无疑证明了我们文化产业的胸怀和进步,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也能象印度阿米尔汗的电影一样,具备改变现实的力量。
陆
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差距,也许就隔着一场病。
生活再苦,也苦不过在底层摸爬滚打;生活再难,也难不过无望的贫病交加。
我们在影片的最后还是看到了希望,但权利的到来可能无法一步到位,法律还需在摸索中完善,这其中,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报有真诚的期待,因此,且给国家一些时间。
感谢:该片的所有演职人员;
致敬:你们不平凡的勇敢;
让我们见识了良心之作——穿透灵魂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