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骑行的决定完全是突发奇想,这归功于我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既然决定做的就很想试试并且把它完成。
骑行三十公里。
三十公里?开始完全没有概念,做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幸好,坚持完全程,而且是很久不锻炼身体的情况下,完成这个目标后,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可以给一些朋友帮助。
【既然决定开始,就先把放弃的念头扔一边】
决定了之后没有想太多,收拾好东西,擦掉自行车积累已久的灰尘就这么出门了,推出去却发现天空已经在飘小雨,虽然担心等会下大雨怎么办,但是想着说不定我骑到另一个地方它就不下雨了呢,带着迷之自信上路了。
【出师不利?再走走看】
久不运动的状态下,一下子叫醒身上的懒肉,它们肯定不愿意,全身都在抗议,不夸张的说,才骑了几百米,我已经有“好累”的念头,旁边飞驰的汽车貌似完全没顾忌一个骑自行车的“弱势群体”,各种尾气和灰尘,而我正好又在累得大喘气,那酸爽。
一瞬间,好像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否定你的决定,心里真有点打退堂鼓。于是想着,就算骑不完全程,也不能就在刚开始就放弃呀,再骑一会就回来,出出汗也好。而这个决定回想看来很正确,快骑了有一公里时,你会感觉“累”已经是一种常态,反而不那么在意它了,身上的懒肉好像也没那么困了。
好,那就再走走看。
【累得不行,要不坐公交回去算了,上帝说“不行”】
约莫有十公里的时候,哎呀那是真不行了,身边一辆公交飞过,简直是巨大诱惑,心想骑了十公里算不错啦,坐公交回去也算对得起自己了,我坚持着骑到一个公交站,没人等车就我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看好有哪些公交可以回家之后,我就找找有没有零钱,就在我埋头找的时候我的目标公交就这么不停留地走了,可能他看我骑自行车肯定不坐于是没有一丝犹豫地走了,搞笑的是,那辆车走了之后好久都没车过来,难道上天都不让我偷懒吗?说来也巧,等公交车的时候,体力还有些恢复了,于是我又作屎地想,要不再走几公里吧。有时候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休息一下,又可以继续上路了。
这是上帝的旨意,我怎能反抗。
【都走了一半了,还有理由不走完全程吗】
不知道是不是骑行的路程超出了自己刚开始时候的说骑一会就回来的目标,骑完全程的信心更强了,信心有了,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但是体力毕竟真的消耗了不少,怎么走完全程?我想起来曾经看过如何跑完马拉松的文章,分解一个个小目标,骑行也是耐力运动,肯定能用上。的确是理论加实践后,我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当我的视线不是总看着远方,而是低下头专注看眼前一两米的视线范围,然后用余光看周围保证安全,把一千米分解成以两米为单位的小目标,把一个又一个“两米”骑过去,当我回头看,原来我已经走了好远。
人生不亦如此?我们带着盼望带着目标去努力,可是总是在路上就倒下,因为遥远的目标不管前进了多少,它还是那么遥远,那种感觉很沉重,我们问自己,我还不够努力吗?为什么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么难?要等到什么才可以?我们怅然若失,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把目标定得太高了,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但是经过这一次,虽然答案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是若当我们只是关注眼前,好好地把眼前的做好,把应该学习地学好,把该过的日子过好,别总是拿目标来压自己。
也许放下这些精神负担,我们才可以轻松上路。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前进很多很多。
这就是我喜欢耐力运动的原因,我在这中间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也感悟了很多,对生活对未来少了很多惶惶不安,更安定地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