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晨读感悟 阅读笔记还可以这样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前读书,读过一本,读过去也就读过去了,脑袋当中什么也没留下。虽然有的时候也做了读书笔记,其实就是摘抄书中自认为好的句子。发现对我也没什么卵用。

9月份读书的时候,我开始尝试在读之前先把目录过一遍,然后用思维导图把目录做出来,然后再去读这本书。其中自己觉得对我有用的东西,我会摘抄到本子上面,如果有某些地方,能触动我,引起我的感想,我就会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和感受。

但总感觉自己的读书笔记缺了点啥,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像还是没有吸收到书中的精华。
看了今天的晨读,知道了怎样更好的去做读书笔记。

01

三星筛选法。

①通读。

今天下午尝试了通读的方法,读书速度真的快了不少。通读的目的就是快速把握书中主要的内容,找到作者的思路和框架。过程中重点画上横线,并在旁边标一个五角星。

②重读

一本书通读完了之后,然后再回过头来,重点读那些标有五角星的部分和画有横线的部分。然后在这部分当中再标出重要的部分,在旁边标注两个五角星。

③定位。

其实二八原则在一本书中也是能体现出来的。一本书不可能每一页每一行行,都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我们要仔细研读两星的内容,整理自己的思路,梳理自己的读后感框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

在二星的内容当中圈出重要信息,在旁边标注三个五角星。这就是这本书当中精华中的精华。

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反复来阅读。

02

夹心饼干式读书笔记。

①上层饼干信息。

它包括日期,书名和作者。我们首先得知道这本书的背景。有助于我们回忆当时的感受。

②中间夹心奶油是摘抄。

每本书都是作者费尽精力浓缩的精华。里边肯定有为我们所用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摘抄笔记,第一,把客观知识点,就是自己不曾掌握的东西,记录下来。二,启发和引发你联想的内容。三,能颠覆你固有观念的观点!

③下层饼干是评论。

记录客观知识的同时,我们要想一下,它可以在我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当中,发挥什么作用?

或者读完了这本书,让你进行了哪些思考,做出了哪些改变。

这本书对你三观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03

可能遇到的问题。

①标记太多怎么办?

你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感觉这本书,好多地方对自己都很有用,最导致自己标记了很多的地方。

这种情况,你可以把这本书放一段时间,再写读书笔记。因为这样,你的主观感情会被稀释,让你念念不忘的部分就是精品。经得起反复推敲和考验的内容,才是你值得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摘抄到笔记本上!

②标记太少怎么办?

猫叔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不要把关注点放在错过的东西上面。只关注你得到了哪一点,对你起了什么作用。读书标记也一样,我们只关触动自己的内容就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