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个现存的问题,不存在什么根本的解决方法、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是自然的答案。
变得愈多,愈是不变。——法国谚语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这本书被誉为是“行动科学"知识源头第一本书。那么,什么是行动科学呢?行动科学是根据我们的行为方式,思考和研究我们如何应对工作或者社会文化的学科。简单来讲,就是从我们的行为变化来推理“我们的思维发生了什么“的一门学科。
摇滚歌手崔健曾唱过:“不是我看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2018年下半年 山东“菜价涨了”上热搜并影响华北地区家庭餐桌这件事,来得让人措手不及。“菜价有涨有落”本是一个市场常有的现象,但“青岛香菜一个月上涨近五倍,涮锅买1斤香菜差不多要40块,1斤香菜等于2斤猪肉的价钱”的新闻被媒体曝出时,着实让全国人民吓了一大跳!人们不禁要问,这次青岛“菜价疯涨”是天灾个案吧,北京上海菜价会不会涨呢?有些心急的大妈大叔看了新闻,恨不得赶紧去囤上几捆子香菜。
“香菜涨价“近30元一斤,只是我们看到的变化之一。随着媒体不断挖掘出来的信息,“2018年8月19日台风‘温比亚’进入山东境内,带来持续强降水。中国最大蔬菜供应地山东寿光遭受五天四夜洪灾,大量养殖区被洪水吞噬”以及更糟糕的“寿光本地农民家毁人亡“和”弥河上游水库泄洪管控超载预期”“等等消息被曝出。过去,我们认识寿光大多因为美味可口的”寿光苹果“,现在,我们将因为”史上蔬菜涨价事件“而记住因灾受损的“寿光”农户。这就是“变化”。
突发事件来得让人措手不及,但变化后的情境却挥之不去,甚至从此改变我们的生活。对个体而言,掌控变化中的未知是何其重要啊。面对突发的问题或是已经偏离正常轨道的事件,我们是应该用合乎常理的靠谱方法解决问题,还是跳出问题,转换思维通过新方法使事情发生转机?
如果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不确定是否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都知道“变化”是非常抽象也难以定义的,甚至从一万个案例中也难找到某个“变化”的规律,或者定义出影响变化的原因。但是,只要思考一下“我们为何而变,我们怎样改变?”,这就需要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等的学科知识了。这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研究,好在专业人士早就开始着手研究“变化”的普世意义。
我们前面提到过这本书是“行动科学“的知识源头,那么,这样一来就会有问题假设,证据采集,实验检验和数据解释,结论推导的科学思维过程。这些知识传授的过程并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结合了许多真实存在的生活场景和案例。因此,就算你之前没有”行动科学“认知基础,也能轻易推开这扇神秘学科的大门,领悟思维奥妙。
对于这本书的评价,豆瓣上不少读者评论这本书说,“读了几页就难以继续“,但更多人却认为”看过这本书后,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时,在面对束手无措的问题时,能够拥有神奇的力量解决,真是非常新鲜有用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全球行为心理学的资深专家。保罗·瓦茨拉维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行动科学系临床教授,理查德·菲什和约翰·威克兰德,分别是帕洛阿尔托心理研究院精简治疗中心的创始人和研究人员。他们用多年类似边研究边实践的研学验证,各自就行动科学著书立说,还共同创造了造福全球家庭心理学治疗的“精简治疗理论和模式“。
为了诠释经验,书中大量引用作者在心理治疗的实践案例,语言轻松简洁,使得原来晦涩难懂的逻辑原理变得生动有趣。当我们联想起相似的生活场景时,书中一些常见生活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就可以派得上用场了。
我将从三个部分讲述这本书的精华,第一个部分是:认识”变化“是什么,从一个数学理论模型了解“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规律?第二个部分引入熟悉的生活场景案例,呈现”变化“引发的问题和常规处理方法。对,这里会带我们了解”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不同解决之道。第三个重点部分,彻底解决一个问题的核心策略,如何避免我们的解决方案成为新问题的源头,以及”重新框定问题情境“的高明之处。
先来看第一个部分,类比数学中的理论模型,发现“变化”形成的理论。这里将引入“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的特性,推理出“变化”发生的演变模型。 中国有句谚语,说“世上所有事情分为‘老天的事,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当我们面对无法接受的现状或无法改变的问题时,常常拿这句话自我和解。我们真的对“自己的事”有足够的掌握和解决能力吗?我们对“老天的事“和“别人的事”就完全失去“改变“的能力吗?
与其质疑我们对“变化”的承受力,不如直接来探讨我们对变化带来问题的适应能力和解决能力。任何学科都有模型,假如我们能找到可以掌握“改变”的通用方法论,很多令人烦恼的生活问题就能有效解决了。一想到能有这样的效果,还真是令人有些兴奋呢,毕竟控制人生这件事,很多人还停留在“能控制早起的人才能控制人生”的阶段。
在讨论“改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有一位妻子,她非常苦恼于丈夫酗酒。本能反应告诉她,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和指责丈夫,才能引起丈夫关注,从而逼迫他改变酗酒的习惯。但奇怪的是,这种看似合理的做法却让事情变得更加失控:她抱怨越频繁,她丈夫酗酒就越严重。事情变本加厉的发展,反过来,她丈夫喝酒越凶,她越抱怨越心烦。不仅没解决丈夫酗酒的问题,还把她自己的情绪卷入其中,新的变化让她更苦恼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萨文妮·巴拉莎莉教授在辅导厌食症家庭时,发现一个令她费解的事。有一个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她明明非常享受为家人烹饪食物,但她自己却讨厌食物。我们用平常的思维,假如给她开出“为家人烹饪食物”的解决方案,以此增加她对食物的兴趣从而改变厌食是多么合情理呀,但事实是:患者享受为家人做出美味食物的成就感,也享受美味食物带来的愉悦的心情,可这和她张口吃掉这些食物是两回事,她越为家人烹饪美食就更加厌食。
看来通过中规中矩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不能如人所愿。我们不禁会困惑“我明明是在积极行动,但事情并没有发生转机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接下来,我们将讲到什么是改变,我们要改变的究竟是什么?“改变”如此复杂,专家们为解释清楚“改变”的形态和内在逻辑也费了不少周折,几经尝试,最后学者们决定用数学里面的“群论理论”和“逻辑类型理论”作为“变化演变的模型”,以此辩证分析“变化”的真相与最优解决原则。
最开始,“变化”是由“数学”里面的“群论”理论演变推理而来。这个极具抽象意味的“群论”从一开始诞生,就引起了数学家们的兴趣。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瓦最先创立“群论”定义,之后“群论”的初论又吸引了19世纪好几位数学家投入研究,才最终发展成这本书中讲到的“群论”理论的内容雏形。到19世纪末古典物理革命开始,“群论”研究更为深化,尤其得到研究”量子论“和”相对论“为主的数学家们深入考究,“群的特性”被推演出来,才成为普通人能看得懂的 “基础型变化演变模型”。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意外?“变化”是研究行为和心理的,本应属于心理学或人类学之类的范畴,却是由数学家们完成学科论证?你并没有搞错!想想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或是技术研究,是不是都需要大量数据分析才能形成结论?而科学家们最初研究“变化”时,并没有大量数据可以考评或参照,怎么办?只有数学严密的逻辑才适合做这种高度抽象学科的研究模型。
这本书在论证推演“变化规律”时难免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但作为每天要面对变化和问题的我们,能在科学家的客观理论和接地气的案例中,汲取更为有用又高效的问题解决指南,也是一种学以致用。我相信只要你掌握哪怕一点“变化”的真相,提升一点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么,也可以解决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开始探索“变化”这个现象。我们知道“一次变化”是由很多因素互相影响促成的,那么,你能确定哪个因素对“变化”最为关键吗?这就需要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
为了找出各个因素的关系以及影响程度,数学家们把这诸多问题构成的因素集合在一起,就像一个“集合群”,比如你的大学同学微信群。数学家们研究发现“群”里面有很多个体,任意个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那么,可以类比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次变化,是不是也有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促成变化的发生呢?
每次换工作,我们都会被很多外在因素,例如公司倒闭,职业发展空间遭遇天花板,组织业务调整等等原因;也受到内在因素驱动,比如离家太远身体疲惫,兴趣不符,人际关系疲惫等等,这些因素就好比“群论“里面的“任意个体”,这些个体每自由组合一次便形成一次“变化”,也就导致了出现换工作这个变化,当然如果你理解了变化,就会更好的控制“变化”发生的时机和频率。
那么,以“集合的群”的形态存在,“变化”究竟有哪些特性?这本书的作者试图通过类比前面提到的基础理论模型”群论“的四个特性为我们诠释清楚。“群论”的第一个特性当然是“群”,群是由个体构成的集合。怎么理解呢?例如,你的大学同学微信群里,群成员所在行业,职业技能,和所处城市大都不同。进入群以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群成员可以进行任意互动,比如你的大学同学在微信群里面,互相“加”好友,或是管理员不断拉人“加入”新同学。这时,群里面突然出现一个发广告的人,管理员删除这个人,就是“减”。群内个体发生“加”或“减”就是一种组合,以此类推。
个体之间可以无限次互动组合,但个体不变。举个例子,这就好比我们向天空投掷一粒骰子。掷一粒骰子时,任一面滚动变化所显示的数字,代表着六种不同的投掷结果。骰子有六面,旋转时会绕着一条轴心多次旋转,这就类似于群的内在状态转变,每投一次骰子状态就转变一次,显示不同数字;在投骰子这个情境中就是通过不同数字组合完成群内的内在状态转变。
比如:你和同学一起玩投骰子。你向上投掷了两次骰子,第一次投掷的数字是4,第二次投掷数字是2 。看起来,旋转或是排序的确引发某些变化,例如骰子的数字从4变成2;但另一方面,无论如何组合,数字的区间数值依然是1-6“不变”。因此,系统的稳定决定了无论怎样组合,单个数字都不可能出现7。
看,“变化”也有稳定的一面,这正如卡修斯.J.凯泽所说“变化是系统之内的,非系统之外的东西。” 这种发生在系统之内的变化,就是群的第二个特性:不论成员之间以什么顺序什么方向组合,总会回到起点。这种过程变化但结果不变,有点像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深处”的无奈。
接下来,还是以投骰子为例。我们在桌子上投骰子,数字是在1-6之间变化。我们换成在地上投骰子,骰子的数字区间依然不变。 不管我们用左手还是右手,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的客厅,只要是投骰子,所得数字区间始终稳定不变。
群的第三个特性是,每个群有一个“恒等成员”,它的存在能保持群的稳定。这就像你的大学同学微信群里面,有一个群管理员。当群里面发生任一成员增减时,“恒等成员”都会做相应的平衡,使群的形态仍然保持稳定。
还是以数字为例,如果我们把“恒等成员”看作是数值相对稳定的0,那么6+0时,数值是否会发生变化?不会,还是稳定等于6。假如“6”是你大学同学微信群的一个成员,与”管理员“恒等成员0相遇组合之后,它还是你的大学同学,还是“6”。以此类推,任一成员比如3或是5,与恒等成员“0”组合,状态依然稳定,依然是“3”或是“5”不变。
群的第四个特性是,在任一群中每个成员有相对的成员也有相反的成员,例如,你在大学同学微信群里,一定能找出你“爱的成员”和你“恨的成员”。如果,我们将这两种情绪相组合,爱恨都抵消。所以,利用在群里面的任一成员和它恨的相反成员进行组合,结果就是恒等成员“0”。
那么,用我们熟悉的数字描述,这就是一道数学题。比如,正7和它的相反数负7,二者结合等于0,0回到恒等的稳定状态。
讲到这里,你现在是不是有点明白“变化”这件事了?那就是从“群论”理论视角来看“变化”,我们收获很多理性思考的启发。就像“群论”一样,我们要用“个体自由组合”来看事物随时都在变化的属性,同时,要找到影响“变化”的“任一成员”,“恒等成员”,“相对成员”和“相反成员”。但比起“变化因素”的启发,这里更大的收获是提醒了我们要关注“情境的变化”,当“群论”中的“成员”或是“变化”中的“因素”发生变化,实际上是“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
透过群论的理论特性,我们看到系统内的变化不但是来自个体之间的随机组合,也是来自于“情境变化”。变化并不一定都在“内在情境”变化,“群”的属性只是“变化”的基础验证模型,要想验证”某一个变化究竟是怎样持续发展的“ 就需要引入“高阶型变化演变模型“——“逻辑类型理论”,分层验证影响“变化”发生的关键个体。
与“群论”理论不同,在“逻辑类型理论”中个体组成的整体成员被叫作“种类”。艾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和伯特兰·罗素的巨著《数学原理》中,对数学的基础——“逻辑类型论“基本公理这样陈述:“凡涉及其集合的全部成员者,必定不是该集合的一员。”言外之意,个体一旦被归并到”种类“,很可能发生新的属性变化。
如果把逻辑类型分为简单类型和分支类型,那么,成员和集合既是组合的,又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好比前面讲到的你的大学同学微信群里面,每个人都是组合在一起的“群体”,但每个人都保持着独立性。独立性使单一个体为了生存可以无限自我进化,促成群体状态的提升;但是整个物种群体拼命竞争就会走向灭亡。
个体的价值独一无二,相互组合的效能更不可估量;但一旦被放进“种类群体”中,价值就会削弱,甚至显得微不足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概对“变化”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样的道理,在不同逻辑种类下,看一个物体运动规律。比如,肉眼常见的变化是物体自身的位置移动,再有就是运动本身发生变化,例如物体的加速度或减速度。这种无论位置移动还是速度变化,都无法改变物体外在状态的变化,被称为“第一序变化”,也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内在情境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常常会用本能反应和常态思维去处理事情。比如开头我们提到的“丈夫酗酒事件”中的那位妻子以及萨文妮.巴拉莎莉教授遇到的厌食症女孩。
以上是这本书的第一个部分的重点内容,借助数学理论模式——“群论”理论和“逻辑类型理论”,我们了解到“变化”发生时的内在改变。假如我们把这类事件定义为“情境内的变化”,也就是“第一序变化”时,通常大脑就会自动进入处理“第一序变化”的常规模式。当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或扭转时,我们就需要更深入弄清楚问题的本质,需要准确区分“变化引发问题情境”的程序或步骤,即“变化方法论”。
为了更深入的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并开启“第二序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面,我们将开始第二个部分:当有些问题偏离正轨,用”持续加强同一行动“又无效时,如何用第二序改变解决问题?
第二序改变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找到“改变”中的事实部分。逻辑层次改变决定着事实改变。 电影《水中刀》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类似“逻辑类型理论”的问题情境。一对夫妻好心让一位年轻人搭便车驾船旅行。但不久后,两个男人为争抢年轻漂亮的女主角大打出手。海水湍急,年轻人掉下水不久就不知所踪,丈夫下船苦寻未果,游回岸上报警去了。这时候,年轻人逃回船上诱奸了女主角,然后离船而逃。当丈夫空手返回时,还在沉痛自责害死了一条年轻生命。而女主角只能默默承受着是“说出真相“还是”接受丈夫惩罚“的两难纠结。
在这个故事情境中,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丈夫回到船上,处于不能自首和但又陷入害死年轻人的自责之中。第二个问题是:妻子想告诉丈夫年轻人还活着,但又难以启齿说出对丈夫不忠的事实。当这两个问题演变越来越严重之后,妻子最终说出真相,这时更严重的第三个问题又出现了:丈夫要么接受妻子不忠的真相,要么接受年轻人因他而死的自责。究竟怎样才能回到起点的情境?为什么解决方案最后却变成了复杂的新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未婚中年男子,他常年处在对公共场所的恐惧和焦虑之中,也就是所说的广场恐惧症。有一段时间,这名男子的病症加重,使得他连下楼买个生活用品的勇气都没有。他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他的情绪崩溃了。直到有一天,这名男子决定开车到离家50里的山上结束生命。带着绝望,他鼓起勇气把车子最后一次开过城市的闹市,当经过热闹的街市时,意外的是这一次他竟完全没有体会到焦虑和痛苦,随之而来的竟是难得的内心平静。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从此他的生命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状态。
随后,他寻找到另一位立志于精神治疗研究的伙伴,用五年时间将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次自发性痊愈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最后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了很多有类似问题的患者走出焦虑。
通过前面“第一序改变”到“第二序改变”的知识铺垫,我们借助“高阶型变化演变模型“——“逻辑类型理论”的理解,对”变化“和”问题情境“有了深刻认知,会意识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好比阿什比曾在“输入性机器的控制论”中,给出的简明注解:“‘变’在机器上,表现为两种变化,一种是机器的动作,变化发生在机器自身的状态之间,仅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另一种是动作方式发生改变,由实验者偶然得到的或外因促成,它脱离常规问题发生和解决的路径,常常为一个事件带来转型契机。
“内在变化”和“系统变化”这两种变化是极为不同的事物,“逻辑类型理论”把它总结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将逻辑层次不同的”变化“严格区分。大学同学微信群里面,个体之间自由组合是基础层次,是“第一序变化”;而成员之间再进行行业,性别或职业来划分成不同种类,就需要脱离原有的“同学”属性,进行个体属性的拓展,这就是更深层次解读的“第二序变化”。
现实生活中,“改变系统内层次结构以解决问题”纵然令人期待,但是,受困于问题的人却很难找到从“第二序改变”思维切入问题的独特视角。
下面,为了更深入向你展示第二序改变的思路和策略,我们来看一些家庭治疗案例,或许能深入理解“第二序”发生的情境和原因,得到启发。
一个4岁的小女孩第一次上幼儿园,要求妈妈一直陪她到放学,这位妈妈心想“小宝贝第一次上学,也就陪她一次而已”,于是同意了女儿的请求。没想到事情演变成女儿需要妈妈每天陪同到放学。事情的转机发生的很意外。有一天,妈妈有事,临时由爸爸送女儿去幼儿园,爸爸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走掉了。看着爸爸离开的背影,小女孩先是哭了一会儿,后来逐渐就安静下来。第二天,当妈妈再送小女孩上学时,小女孩竟不再要求妈妈留下来陪到放学,蓄积已久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前面我们讲到“第一序改变”好比“群论”中成员之间的结合,时间,顺序和方向发生改变了,但成员本身却不变。
和前面的例子对应,用”第一序改变“思路来解决问题,劝说甚至惩罚,无论妈妈怎样处理,但本质上她还是在”问题情境“中反复就范,妈妈反对陪学但她却一直在陪学,所以,她对女儿期待的改变始终未能真正发生。
“第二序改变”强调的是要构建新的“问题情境”使新的环境等因素驱动系统自发改变,爸爸临时送女儿去上学是突发事件,但它为问题重新构建情境,从而引发问题发生变化。"妈妈的陪学情境“被"爸爸的送学模式完全重新构建,看似不经意的外因却促成系统外因和其他因素协同,引发小女孩自发性改变,从而促使事态发生根本变化。
再比如,色情是各国政府都头疼的社会治理问题。在很多国家,用各种法律手段打击抑制完全合乎法理,但这种现象却是越管越适得其反。丹麦这个国家的处理方法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色情业完全解禁,反而使人们对这件事看得淡漠,竟有效降低人们道德犯罪的行为。在这一案例中,一味法律管制反而效果不如意,就像前面提到的案例,解决问题只从“持续加强同一行动”以改变现有问题出发,只能使解决方案成为更为严重的新问题。
那么,在理论基础之上,如何在实践中清楚区分一个解决方案不会成为问题的新源头呢? 我们再回顾一下电影《水中刀》的成员关系情境中,第一个问题:丈夫回到船上,处于不能自首和不能原谅自己害死年轻人的痛苦之中。常规思路下“第一序改变”的解决方式是,妻子向丈夫说出真相,二人维持夫妻关系,但各自带着痛苦的阴影。但是,妻子的第一序改变的解决方案会成为新的问题:丈夫要么接受妻子不忠,要么接受年轻人因他而死的自责,显然会比之前的状态更为痛苦。
假如你是这位妻子,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有没有跳出现有情境解决问题的思路呢?在确定解决方案之前,我们要提醒自己:在很多事实中,一个成员的行动可能刺激另一个成员的行动,使得成员关系更为恶化,导致冲突对立;而成员之间又相互依存。这种看似奇特的“矛盾对立”被变化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发现,经过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心理机制之后,证实当“情况愈是极端时,我们愈容易转变成另一极端。”的无奈处境。
讲到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并非“第二序改变”就一定比“第一序改变”高明,恰恰相反,“第二序改变”有时也是在第一序改变的基础上得以解决的。比如,前面讲到的那位抱怨丈夫酗酒的妻子,和喜欢为家人烹饪食物的厌食症女孩,她们的问题很明显:为了解决问题, 逐渐进入到心理机制的极端转变。她们经历了通过行动却对结果零改变的“第一序零改变”,甚至接受着越来越糟糕的后果。讲到这里,你也许会说,如果他们当初能接受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可能会比现在好吧。
接下来,既然第二序改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那我们如何把握第二序变化?重温一下我们前面讲到的结论,如果不足以改变已经偏离的现象,通过持续加强同一行动,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效果。假如我们跳出思维惯性,在同一逻辑类型中找到一组假设转换,或许就能以第二序改变来重新假设连接规则,那么,问题也就容易迎刃而解。
但是,第二序改变具有不可预测、突发、不合逻辑的特征。我们,继续来看一个突破第二序改变的经典例子:假如你的眼前有9个黑点,它们排列有序,每排三个黑点,一共三排,间隔相等,自成距阵。请把它们用四条直线连贯地连接起来。
这道题听起来好像不难,但是自己动手解题时,脑袋又卡壳了吧?当我们真正要跳出思维惯性,寻找全新的视角进入问题的时候,就会引发自发性改变,这样确实不容易。还有就是,第二序改变并没有可以普适的标准答案。许多人在解决难题时,依然会进入常识情境,甚至是不知不觉的进入到问题的对立情境。
我们该怎么办? 对变化理论有一定认知后,拜访专家和高手是快速进阶的惯用方法。所以,我们要多花时间去拜访具有理性和智慧的实践者。比如,找到一些曾经亲历过自发性改变的当事人,和他谈谈当时的问题情境,如何切入解决思路。尤其是未曾接受过某项专业知识就拥有有效改变方法的人,他们一定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值得你学习借鉴。再者,就是多关注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无法用专业理论给你解析清楚的变化,这里面往往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但却可以改变的技术或方法。
以上是第二部分重点,第二序改变是什么,我们如何使问题从第二序改变思路切入,得到缓解。其实,第二序改变的根本路径就是“重新框定问题情境”。第三个重点内容:为避免解决方案成为新问题的源头,如何重新框定问题?
法国电影《弗兰德斯狂欢节》,就在利用“第二序改变”解决问题上给我们好好上了一堂课。电影最初呈现的问题情境是:西班牙军队将要入侵一个村子,村民自知武力不足以对抗入侵的军队,男人们准备以死顽抗,女人们却不认为这是最优解决办法。于是,在极大的恐惧笼罩下,女人们先将村里的男人全都藏起来,先设定一个“只剩老弱寡妇”的破败村落场景以麻痹军队,再利用“同情心”向这些战士示弱,并利用“荣誉感”烹制美食款待“英雄”以示好。在藏匿和进攻之间,被冠上“英雄”称号入驻村子的士兵个个表现得和善友好,村民相安无事。直到前方部队召唤,军队才以回馈丰盛礼物的方式撤退。
这个例子说明第二序改变的原则绝非在现有解决方法里选择一种“非黑即白”的策略,恰恰需要的是兼顾各方成员的利益,因此,需要我们辩证的看第二序改变中各个成员和种类的依存关系。这就有点像做一个科学实验,面对挑战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严密推理,快速行动。只有逻辑层次分解清楚,才能快速进入到重新框定问题的新情境。
前面的例子中,女人们成功的战胜困惑,是达成第二序改变的重要步骤。在重新框定策略之下,除了对抗问题更要借力使力。需要将当事人“西班牙军队”的观点,期望,理由及其假设统统纳入考虑之中,并重新作出假设,完成一个全然不同的“组合规则”,构建一个全新情境。
如果把“第一序改变“解决问题视为”不动脑子“,凭直觉和现有经验判断事件的起因或是问题的趋势,然后”就事论事“的给出方案。那么,第二序改变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能大胆假设,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法。第二序改变,常常适合解决现实中不可能改变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核心策略是不能还局限于一个社群内的现有成员或元素的自由组合设计,而要引入外部新元素或新成员来带动问题破局。
想要实现系统外的改变,你不但要跳出固有的直觉惯性,还需要理性的逻辑推理和验证。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第三个部分的内容:从第二序改变进入“重新框定问题情境”。
最后,我要提醒你的是,我们虽然了解“变化”理论模型,也有了全新“第二序改变”的认知和实践启发,但是,如果你想用不合逻辑的悖论、谬论来解决问题,那么,可能会造成解决办法引发新的问题。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个现存的问题,不存在什么根本的解决方法、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是自然的答案。现在我们意识到 “第一序改变”也有可掌握的内在原理之后,并了解到“第二序改变”的新策略,更有理由相信改变的力量,更加敢于尝试从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解决之道了!
本书金句
变得愈多,愈是不变。——法国谚语
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为了掌握“改变”的种种不可捉摸的特性,必须区分事实以及关于事实的前提。
无创造力的心灵能指认出错的答案,但要指认出错的问题则有赖于创造性的心灵。——安东尼.杰伊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付出注意力的程序是影响彼此关系性质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也容易成为问题的来源。
按常理,处理夸大,过于理想化的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指出他们想法中不符实际的缺失和荒谬性,进而希望这些理想主义者能看清楚这些问题。
绝大多数的时候,一个社会系统成员之间的处境,阶层与利益的差异,无法导致一种建设性的互补及有效的合作,反而是持续和阻碍变化发生的僵尸——每个人都不快乐但却无能改变。
(作者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