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肤病是指人类由于病毒感染出现皮肤,黏膜损害的一类疾病。
分为DNA和RNA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具有嗜表皮性,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及表皮性。
皮肤损失表现为3型:水疱性,新生物型,发疹型。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
HSV可存在于感染者的疱液,口鼻,生殖器分泌物中。
HSV-1初发感染于5岁以下的幼儿,通过接吻,密切接触感染,主要是生殖器外的皮肤黏膜感染。
HSV-2初发于成人,通过密切性接触,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
初发型:疱疹性龈口炎: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等,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浅表溃疡,伴发热
新生儿单纯疱疹:多经产道感染。
疱疹性湿疹:又叫Kaposi水痘样疹。
接种性疱疹:表现为群集性水疱,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
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的金标准。
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
初发型: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
复发性:间歇治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共同病原体,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潜伏在神经细胞中的病毒再度活化则是引起带状疱疹。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多发于儿童。
人是VZV的唯一宿主。
疣是人乳头状瘤HPV感染皮肤引起的良性赘生物。有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