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采铜的著作《精进》,内有一篇“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不禁思考五年后的我又该是什么样子?
弗洛斯特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叹息:林中路分为两股,走上其中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没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股,如此至于无穷,不复有可能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看到这里,想起科幻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中有个剧情,女主角在平行空间中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最初的那个空间,因为她的每一次选择都再次形成了一个平行空间,多到她再也找不回来时的路。
昨天在《如何找到你的礼物》文中,提到从潜在实现本质。每一个潜在都是一个可能性,面对多个潜在,如何挑选,让哪一个潜在实现为本质?选哪一条路给五年后的自己呢?需要郑重思考作答。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从打破自我设限开始,之前的自己总觉得现在便是我未来的样子了,我的人生轨迹已定,没有其他可能了。但是,认识到这些禁锢自己内心的信念后,开始看见并解除那一根根的设在我头顶上的低空高压线,勇敢地从井里跳出来,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无限丰盛,人生拥有无限可能,勇敢地去探索,去活出这一生的最大可能,活出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样子。这时的未来对于我来说是模糊一片,虽然前方的路在哪还不知道,但是我深知前方是美好的,是我想要到达的地方。
解除一些自我设限的信念之后,我仍然不知未来到底有多少种可能,到底还有其它什么样的活法。没关系,不知道可以去学,我通过读书,通过学习,通过电影,通过旅行去打开眼界,去观摩别人的活法,看得多了,自然会被其中一种或几种活法所吸引,自然就知道自己向往什么样的人生了,心里逐渐会形成一个模糊的轮廓。
电影《人生清单》对我影响很大。谁说人生只能认命,只有一条路可选,两个绝症的老伙计照样可以在死前活得如此尽兴。我们总是把偶尔形成的一条缝隙当成是人生的全部可能,并不知道或者是放弃对其他可能性的探索与追寻。
犹如命运的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二者的差别在于,命运的主人知道每个人的一生拥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虽然最终实现的只是其中一种,绝大多数的可能性被浪费掉了,但最终实现的那一种可能性却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而命运的奴隶,同样最终也只走一种可能性,但那已是他的全部,在他认知里的全部,他并不知道还有其它可能性,或者是压根不去追问是否还有其它可能性,只得乖乖听命。
当对未来有了模糊的轮廓后,内心其实已经有了她的判断,虽然还是不能清楚描述出来喜欢的活法是什么样的,但是可以说出不喜欢的活法是什么样的。
这时,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只要你对你想要的活法足够向往,你的能量自然会联结上你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上,答案会逐渐浮现出来。突然有一天,当看见某个词或某件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正是我想要的!
今天的我,经过了以上种种,终于可以给5年后的自己一个较为清晰的描述。5年后的自己,是一位儿童哲学师,创办儿童哲学课堂和工作坊,做儿童公益教育,坚持写作,把自己的思考进行输出,把儿童教育和身心灵探索作为一生志业。这样的我既能实现自我价值,也能为社会提供价值。这种可能性是我目前最认可,也最想去实现的。
与自己约定,五年为期。“五年”意味着要进入到人生的下一阶段,“五年”意味着可以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五年”意味着可以去精熟一门傍身的技能。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五年可以换算成1825天,43800小时,五年后的那天似乎还很遥远。但是未来已来,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从未来那里来的,不请自来。必须在这五年里,通过持续而坚实的努力,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来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五年之约,如何实现?最根本的方法依然是学习,学习+实践,学来的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有力量,相信行动在时间作用下的神奇魔力。把抽象的远期未来细化成具体的可执行的小目标。这个实现的过程我也一直在探索,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调整。《精进》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有益的提醒,提醒我要注意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提醒我要看见是否在回避具有挑战性的事,提醒我要正确对待时间的价值,提醒我要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就像一位智者在真切地告诉我前方的路有哪些坑,你要如何绕过去,掉进去了要如何爬出来。真心感谢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