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这么一段话:
20年前,我们惊呼:电视机会毁掉下一代;
10年前,我们同样惊呼:计算机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仍有人在叫喊:手机正在毁掉下一代;
但其实,没有什么能够毁掉下一代,
——除了上一代。
每当看到小学生守着电视看“西瓜短视频”,或是捧着手机刷抖音、快手,我都不由得眉头紧皱。
老实说,我非常排斥短视频,甚至可以说很嫌弃周边人刷短视频。
我认为短视频会让人丧失专注力,使人沉不下心学习。
但一两年后,我的孩子长大了,该不该让他接触这种“碎片化内容”呢?
我知道“碎片化”早已是大势所趋,我不能用自己的认知强行捆住孩子的手脚,让他背离时代,远离同龄人。
想当开明的“上一代”,又不希望孩子过分沉迷,那么在“碎片化内容”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最近小人儿在考古一部综艺:《十三邀》
《十三邀》是由作家许知远主持的一档访谈类节目,自2016年推出以来,已经更新到了第六季。
看了几期以后,还是觉得第一期罗振宇的采访令我感触更多,特别是节目引发的对“碎片化知识”的思考。
罗振宇,网称罗胖,“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
罗胖对市场走向有着敏锐的嗅觉,例如他主持第一财经频道的《中国经营者》时,就已经意识到,“整个行业的价值在往人身上转”。
他说,随着摄影摄像技术的更新换代,“拍摄成本从一套500万左右的摄录系统,降低到一台照相机配上一台笔记本。说明现今的技术条件,对个人开始赋能,个人的力量可以出来。”
于是他及时把握机遇,40岁开始创业,2012年底,带着他寥寥数人的团队,打造了个人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
罗振宇可以说是“碎片化知识”的重要奠基人,在《十三邀》第一期的剪辑版本里,许知远采访罗振宇之前,特意找来几个年轻人,想了解他们对《罗辑思维》的看法。
大家众说纷纭:
“现代社会,大家不喜欢读书了,但是你需要那些知识”,“罗辑思维就是告诉你该看哪个”,
“它提供了一种速成的,让我显得很有思想,很有文化的样子”。
也有人批判罗振宇传播的是“二手知识”,罗反驳道:“所有人的知识体系都是通过信息的叠加、附会形成的”。
意思就是,作家写书也不过就是对平生累积的“二手知识”进行加工、输出、刊印。
用罗的观点来说,“碎片化知识”利大于弊。
其一,“碎片化知识”是对内容的筛选、精简,帮受众节省了时间。
也就是说,原本需要花一两个月读完的书,现在有人帮你读完,然后把书中的观点、论据简明扼要地告诉你,再帮你旁征博引,深入分析。
就像近几年爆火的书:《认知觉醒》,其实作者不过是把时下各类畅销书中的观点进行筛选、总结、陈述,帮读者节省了去阅读、挑选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受到读者们的青睐,畅销大卖。
其二,“碎片化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激发大众对各领域知识的兴趣。
我们原本知识面单一,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
“碎片化知识”的盛行似乎在逐渐打破这种文化垄断,短视频正以更快捷的方式向大众输送更广的多领域知识和见闻。
的确,碎片化是这个社会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不论是社会分工还是知识呈现都更细节化。
但是,我们仅仅吸收碎片化知识就足够了吗?
记得有次我让弟弟跟我一起看《误杀瞒天记》,弟弟回答:“这个我看过了。”
他指的“看过了”,其实是看过电影解说,我问他电影中的男主角是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明的,他想了想,说:“不知道。”
这种囫囵吞枣的进食方式,使人误以为自己已经了解某种内容。
“碎片化内容”的传播使得大多数人习惯了浅尝辄止,而很少会耐心地挖掘更深层更系统的东西。
我想,许知远应该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问罗振宇:“你认为大众的精神问题是什么?”
他问那些追求知识速成的年轻人们:“你们这代人,是不是真的生活在此刻呀?”
这句话让我很受感动。
记得以前看《海上钢琴师》,我可以完全沉浸其中,一帧一帧地欣赏完。
多年后重刷,我却时不时拿出手机,玩玩小游戏,或者检查有没有新消息。
短短几年的时间,每个人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的飞速发展作用在我们身上的焦虑与浮躁。
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我们可以不必呆呆地排队等待办事,而是可以拿出手机看视频、聊天、打游戏。
自媒体日渐成型后,我们可以不必亲力亲为看完冗长的电影,阅读枯燥的书本,而是可以直接吸收他人采摘的精华。
我并不是说这样的方式不好,它恰恰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但我们绝对不可以只依赖这种快餐知识。
我们确实需要通过新颖的渠道获取新知,延展自己的知识面,确实需要“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但我们也不能丢掉“获得整体”的能力。
我自己偶有刷到电影推荐、好书推荐,会写进我的“周计划本”,安排时间看完整版。
以后我也会每周或者每个月陪孩子看一部完整的电影,希望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能让孩子在这个碎片化时代,依然有能力对喜欢的东西保持专注。
通过新媒体打开一扇窗之后,窗后的世界需要自己走进去,求真,感知,回味。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丢掉此刻,才能有更加真实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