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觉醒了,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想多阅读一些。于是兴冲冲地买书读书,结果问题就来了:不仅读得慢,好不容易读完之后,脑袋空空,啥都不记得。 看来想要雄起也是需要方法的。作为新时代的懒人,当然要找点诸如《十天一万变五万》这样的速成书籍了。于是,茫茫书海中,我相中了它——《高倍速阅读法》。宣传语“将阅读效率提升十倍的全新学习方法”实在是太让人动心了。我打算先从阅读速度上飞起来。 一、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这本书说来简单,内容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影像阅读法的诞生和它如何有效。作者边学边教,总结出了所谓“影像阅读法”,抛弃逐字逐行的阅读方法,转而用“摄入脑海”这种方法来快速阅读,就像照相机一样,快速高效地完成阅读。“五分钟读完一本书,”听起来真是厉害到飞起。我感觉自己就要掌握真理,马上就会像书中的列举的那些人一样,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第二部分详述了影像阅读法的具体做法,作者在书里前前后后总结了若干次,还帮读者画出了思维导图加深记忆。
影像阅读分为五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明确阅读目的;进入理想的心理状态,保持放松状态,是自己的感官变得敏锐。 步骤二预习:了解概况;评价此书是否符合阅读目的;决定是否阅读。 步骤三影像翻阅:开始之前进行自我肯定;默念阅读目的,用橘子集中法使意识安定下来;保持稳定的状态,一边默念,一边有节奏的进行翻页,进行缓慢的深呼吸;阅读结束后,自我肯定。 步骤四复习:重新翻阅目录,快速浏览最初和最后的段落;每10到15页就找出令你感兴趣的触发词;针对自己有兴趣或者想了解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 步骤五激活:用短至数分钟,长至于一整晚,彻底放下翻阅过的书籍;用超读、摘读再次阅读感兴趣的部分;将文章要点绘制成思维导图;利用高速阅读,再读一遍。
第三部分举例说明影像阅读法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方法,比如主题阅读,应对考试等。 这种内容安排方式很常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二、这本书里的方法有用吗? 当然有用,当然不是全部有用。 我认为,有用的部分是影像阅读法中的准备、预习、复习和激活部分,这个方法所强调精华部分“影像翻阅”,则被作者形容地玄乎其神,让我一头雾水似懂非懂,干脆放弃不去懂了——作者全程大量使用“好神奇、令人惊讶”这样的词,那我只好跟他一起觉得好神奇啊,我就是掌握不了这么神的方法也是令人惊讶的。似乎搭不上作者描绘的快船了,太沮丧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过准备和预习,准备好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所需的专注平静心态,快速阅读后,不断通过找兴趣点,反复阅读,形成整本书的内容框架,这都是极为有效的方法。问题就出在“快速阅读”上。 按照书中的说法,一两秒看完一页,五分钟读完一本书,确实速度惊人。作者说这些都会由潜意识进行记录,看似没有看进去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的潜意识都记住了。问题就在于,我们读书,往往需要明确自己真的读完记住了能用了,才会产生效率感成就感。潜意识这种不太靠谱的方式总让人存疑。 所以,我决定当过自己,不去可以追求书中所描述的那种一眨眼就能看完一页的状态,放松,尽可能专注而快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读,反而没有了拘束感,很快读完了这本书。 此外,如果所读书籍的难度较高,那么就不能过于追求速度,这个方法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三、我积累的高效阅读方法 读了一些关于阅读方法的书后,我发现,有效的部分跟学生时代学到的方法是类似的:预习、学习、复习。 预习。明确读书目的,带着目的去读书,才能有的放矢,抓大放小。浏览目录、标题、总结,对所读内容有个大概印象和把握。 学习。注意力必须集中,无论是物质环境方面的准备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留出专门的阅读时间,还是精神方面进行深呼吸、放松、冥想,都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能够集中注意力的阅读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掌握再多的方法都是白搭。读书时精力高度集中,大脑的注意力自动窄化到眼前的书上,高速运转,比较容易调动起大脑已存的相关知识,阅读起来不觉得陌生而困难,当然效率会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常读书的人会越读越快——因为他们已经在海量阅读中见过很多素材、案例和观点,当新书出现了类似内容时,他们的阅读速度自然不会因为材料陌生而降下来。 复习。众所周知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遗忘是一定会发生的,必须通过不断重复才能加深记忆,最终转入长时记忆,被人们记住。复习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重复阅读、阅读同主题书籍、制作思维导图,还有写书评、写文章、讲给别人听等做内容输出。进一步巩固所学。
总之,这就是千万个阅读方法中的一个,不像它说的那么全能,那么神奇,但也有它的合理性。这世上原来真没什么捷径,当我被各种新鲜词汇、惊人方法吸引过去,然后发现它们只是万变不离其宗之后,只好泪流满面地滚去学习,老老实实地按照基础方法去做,才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