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猫瞅准一个土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它很好奇,任别人怎么劝阻,它还是不停地用爪子去扒拉,想要一探究竟,结果扒出一条毒蛇,咬死了猫,于是那人叹息:哎,真是“好奇心害死猫”啊。可仔细一想,不对啊,害死猫的不是好奇心,是毒蛇,如果猫扒出来的是一窝老鼠呢?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探索发现的源泉。达尔文对生物充满了好奇,才有了《物种起源》的发表;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让人类对月球产生了好奇,从今而成就了人类飞天的梦想。可以说好奇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一一个全新的世界。
牛顿用好了这把钥匙,打开了引力的世界。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很好奇: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凯库勒也用这把钥匙,打开了苯分子的世界。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因为他的好奇心使得他对蛇的盘绕卷曲,能够进行镇定的观察思考,最终解决了化学界的又一-难题——苯分子的结构。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他看到蛇后拨腿就跑,苯分子的环状结构他能够发现吗?
同样,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灵活运用了这把钥匙,打开了第四世纪冰川的世界。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地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由此可见,好奇这把钥匙促进了人们发现真理, 并使人们实践真理,从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没有这把钥匙的话,你可能就会在门外徘徊了,与很多发现失之交臂了。德国有机化学之父李比把氯气通入浸泡着海藻灰的热水中提取碘之后,发现残渣中沉积了一层棕色的液体。他认为那只是碘的化合物,所以就轻率的在瓶子上贴张标签了事。直到后来另一位法国科学家证实了那是新元素溴,李比希才恍然大悟。李比希只做到了“奇”,而并没有做到“好”,以至于失去了发现新元素的契机。
心怀好奇,接近自然,感受生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是一次全新的情感历程。好奇能让人从纷繁的事务中得到解脱,让人冲破世俗的樊篱,获得心灵的涤荡。好奇心,让人心不致在时光流逝中老去,而是在季节变换的档案中将最初的情感完好保存。让我们心怀好奇,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