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有关认知的好多问题,真切地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就是认知差异。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的确,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思维牢牢的禁锢其中。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你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而不是别人蓄意破坏的,更不是环境带来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对抗自己认知局限(愚蠢)的过程。
认知越高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观,他们遵从本质和规律办事,负责操控世界的运转。认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观,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见,喜欢盲从,只能被操控。就像《教父》里的那句话:“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这些认知偏差我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遇到,只不过因为偏差自己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去面对,因此就失去了好多矫正的机会。所以将经常遇到的各种认知困惑和偏差收集起来,以期达到警示自己的目的,并且与各位朋友共勉。
从众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路人抬头看天,经过的好多人围观,以致阻塞交通。问及看什么时,均说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随大流的现象,这就是身为人从众的压力。彷佛只要你跟大家都是一样的,对错都是不重要的。所以常常看到一个人在一群人的鼓动下,做出一个人时不会做的蠢事。有些甚至留下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想法,很容易人云亦云。最后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不是用你最喜欢的样子活着。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对某一类人、事、物的比较概括而固定的看法。目的是节省与人交往时了解对方的时间、精力:由以前我们接触到的一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下次遇到归类于这个群体的新个体,就先假设他、她、它也具有上次观察到的这个群体的特质。如:古代提到商人,就想到奸诈狡猾,故有无奸不商的成语;看到老年人,就想到成熟稳重;看到北方人,就想到性格豪爽。
有一个教科书的案例:市调公司在招聘户访人员时,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女性。因为一般民众的印象觉得女性较少攻击性,要求登门入户做市调,民众的拒绝率会比较低。有可能你的人生经验和来自某地方的人交游的过程/结果都不太好,导致你以后一听到对方是来自某地方,心里对这个人就有负面的想法。如果你将对方当成独立的个体去了解,有可能会发现对方其实很不错。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的偏见心理学上又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们会乐于与他、她亲近,彼此能较快取得了解,也会倾向于对他、她今后的行为持正面态度;如果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人们会避免与他、她进一步接触,也会倾向于对他、她今后的行为进行反面的解读。
实验心理学研究显示,外界信息输入大脑的顺序会影响大脑对信息的认知: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大脑会以第一次输入的信息当作基础、将之后新取得的信息迭加上来,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认知;如果新取得的信息和第一次输入的信息不一致,大脑会倾向于削弱新取得的信息的重要性、用其他非本质的原因去解释新取得的信息,藉以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认知。
证实偏差
心理学上的“证实偏差”说的就是这个概念: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就有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他、她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不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很多时间驳斥和他、她信念相左的观点。
因此,当发现对方的观点、想法和你差异太大时,大概率就没有继续交流的必要性了。人倾向于能听进自己相信的事情,即使你的逻辑推论严谨、有凭有据,对方听完后、也会自动屏蔽——不如直接忽视他、她,将时间花在其他重要的人、事、物上。
奇怪的攀比心理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请受试者想象现在公司为他、她每月加薪300元,为他、她的同事每月加薪200元,请受试者评估他、她现在的开心程度,并算出平均值;再请受试者想象现在公司为他/她每月加薪400元,但为他、她的同事每月加薪500元,请受试者评估他/她现在的开心程度,并算出平均值。
结果计算出来的开心程度,前者较后者显著为高。理性上每月加薪400元应比每月加薪300元要来得开心才是,但却因为跟旁人的比较,反而导致出相反的结果。所以人潜意识追求的,不是自己过得好,而是自己过得比自己周围认识的人过得好。
涉入偏见
心理学的实验显示,如果让受试者增加对过程的参与,受试者对最后产出的认同度也会增加——这样的偏见,心理学上称为“涉入偏见”。
那是由于受试者在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所以倾向于认同最后的结果。是“沉没成本”和”损失厌恶”造成了这种心态:如果否认最后的结果,代表的就是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被浪费了,为了规避这种损失所导致的心理上的痛苦,心理的自我保护自然倾向于认同最后的结果。
常遇到觉得自己小孩长得最好看的父母;小孩学会一点点东西,他们就觉得孩子是同龄孩子中最聪明的。这是典型的涉入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有比较高的可能性去取得某人对某事的认同,先从一些小地方去增加对方对这个过程的参与,再慢慢增加对方参与的程度,对方会有比较高的可能性去认同最后的成果。
晕轮效应
如果某人是某方面的专家,你又很喜欢这个人,那么他、她在其他方面的建议你也会倾向接受——这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称为晕轮效应。
有一位很受大家欢迎的教授,他的专业是在财务。在节目上对经济、房地产、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议题也常发表他的看法,观众将对他财务专业的信任,延伸至人生所有议题的方方面面。出书的内容不论写的是什么,都是以专家自居,每本书都能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甚至不见得要是某领域的专家。消费者会将对某位艺人或知名人士的喜爱,转移到他、她代言的商品、服务上,相信他、她在这个领域的推荐。常有知名厂家花巨资请艺人或知名人士来做品牌代言或商品、服务代言,就是这个道理。
投射效应
人常习惯性地将自己投射到与他、她互动的其他人身上,以为对方一定听得懂自己的语言、在同一个情况下也会与他、她有相同的想法、感受——殊不知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人生经验皆不相同,即便身处同样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知;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用自己的情况去类推别人的情况,这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称为投射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夫妻吵架常见的理由是:在这个状况下,他、她为什么不能体谅我的心情、他、她为什么不能猜到我的感受、想法;和同学朋友交流时总会想他、她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就不和我们一样呢?每次跟小孩沟通,明明是一片好意,为什么总是以吵架收场?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推论别人的想法。请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用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对方。这样沟通起来和分析对方的行为都会变得更精准,生活和事业也会更顺利些。
人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不喜欢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心理学家说这是由于改变需要放弃现状的既得利益,人天生就厌恶损失;改变后的利益,在改变的当时是很虚无飘渺的——导致人潜意识讨厌改变。也导致人有另一种错觉:好像只要不变,风险都是比变来得小的。
现代的世界变化的速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很多时候你仔细地去分析客观情况,常会发现不动的风险不见得比动的风险来得小。如果心态上常维持一个不动的惯性,当环境累积了一个剧烈的变化时,届时再调整行为常已经来不及。
人需要随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关注世界上重要的大事,常反思这些大事对人的未来和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如果发现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提早做相关调整。这样变化真的来临时,自己才能游刃有余;或已经将自己准备好,可以登上风口、掌握难得的好机会。
当我们回忆过去的决定时,如果记忆中的事实并不支持当初的决定,人的大脑会歪曲记忆,目的是让当初的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这样的认知偏差,心理学上称为支持选择偏误。
原因是如果人们承认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那代表之前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全浪费了。人的潜意识是损失厌恶的,大脑自然倾向只保留能自我肯定的记忆、或扭曲一部分的记忆只为了让当初的决策看起来是正确的。
而且如果时间拉得愈远,大脑自动调整记忆的程度也会愈高。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请受试者试吃桌上的饼干,请受试者估价,计算出受试者估价的平均值;研究人员敲门进入会议室,表示隔壁受试者指名要吃桌上的饼干,之后再请受试者对饼干估价,计算出受试者第二次估价的平均值。发现第二次估价的平均值统计上显著比第一次估价的平均值为高。
这就是心理学上,因为稀缺性导致对同一事物认知的价值显著提升的心理偏差现象。营销人员常使用的「饥饿营销」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偏差,造成商品短缺的假象,增加消费者对拥有该商品的欲望。一个事物的价值应取决于这个事物对特定人的效用,和是不是有很多人跟你抢是无关的。
很多男生都在追的女孩,有可能并不适合你,抢到了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东西限量,就争破头去抢,你可能付出的是一个远远超过它合理价的价格。因为旁边有人在跟你竞价,所以你突然觉得这个东西的价值超过你原先的评估,忍不住一路往上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