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九四,是我私下里给儿子取的小名。这名字的由来,多少受了天下霸唱某部小说里 “胡八一” 的影响 —— 当时我还暗自觉得天下霸唱 “不厚道”,竟像是把我儿子的名字 “盗用” 了,只因我儿子的农历生日恰是八月初一。为了不与角色重名,我便给儿子取了 “胡九四” 这个小名。
老话说 “儿的生日,娘的苦日”,每一个孩子降临人间,母亲都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虽说《骆驼祥子》里 “眼见着一家三口、一口棺材装走俩” 的情节,总让虎妞难产致死的阴影在我心头晃荡,但我也清楚,虎妞的悲剧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她年纪偏大,本就没有生育经验,再加上平日好吃懒做,身体底子本就不好。而我在怀儿子之前,已经生了女儿,做了近七年母亲,那时身子骨壮得像头牛,总觉得自己也算有了 “身经百战” 的生育经验,所以在心理上,并没觉得生孩子有多可怕。
2005 年 8 月 20 日,我在合肥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是胡哥送我回的娘家。那时婆婆还在杭州,直到 8 月 26 日,公公才把她和女儿一起送回来。没过几天,公公便要返回杭州,出发前特意托付了堂哥堂嫂,说若是我要生了,让他们多费心搭把手。
家里的男人们都出门挣钱了,眼看我就要临盆,父母心里总不踏实。老爸特意跟我说:“你别回夫家了,就留在家里。我把大队 XX 的电话号码要来了,他有车,方便接送人。万一你赶在晚上生,我打他电话也近。”
可我们老家有个老规矩: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生孩子,说生孩子的 “血腥气” 会冲撞娘家的财气。父母和弟弟一家住在一起,虽说弟弟弟媳待我极好,那时他们也都在外打工,不用直面这些;而且我最终也是要去医院生产的,但老家的习俗摆在那儿,万一真赶不及,把孩子生在了娘家,那岂不是我不懂事?
9 月 3 日那天是星期六,我在家给女儿补课。她刚从杭州转学回来,数学进度跟班上差了不少,班主任甚至建议她留级,被我拦了下来。女儿那时还没学乘法,可村里同年级的小伙伴,连数字 7 的乘法都已经学过了。我觉得这几位数的乘法对女儿来说不算难,前几天就让她开始背乘法口诀。3 号那天,我先给她出了些两位数、多位数相乘的算术题,又出了相应的应用题帮她强化训练,直到觉得她能轻松应对,才结束补课。
那天下午,村里开小店的女邻居来看我。她学过医,丈夫还是我们大队的赤脚医生。见我挺着大肚子还在给女儿补课,她笑着劝我别太辛苦,又问我预产期是哪天。
我跟她说:“预产期是 8 号,但我好像有点见红了,说不定会跟女儿一样提前出生。”
女邻居一听就急了,语气里满是惊讶:“你胆子也太大了!都这样了,还不赶紧让娟(女儿)爸爸回来?”
我却笑着摆手:“生孩子这事儿说不准,就算推迟半个月也有可能呢!”
那会儿家里才刚把债还清,马上二宝又要出生,开支肯定要加大,我心里总犯愁,琢磨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胡哥在外打工,虽说工资不高,但好歹也是一份收入,总不能让他因为这点不确定的事来回折腾。
可谁能想到,那天晚上就真的有了动静。后半夜,我的肚子开始隐隐作痛,还伴着下坠感,我爬起来去了好几趟厕所。偏巧那天晚上狂风暴雨后,村里停了高压电,每次起身,我都得点上蜡烛照明。婆婆住在另一个房间,想来也没睡安稳,每次看见我房里亮起烛光,她就会故意咳嗽几声,大概是在确认我是否安好。
到了凌晨四点左右,天快亮了,我又去了趟厕所,回来后便喊了婆婆,让她去叫堂哥,说我好像要生了。婆婆赶紧打着手电筒,绕到屋后去喊堂哥夫妇;堂哥又马上去叫了同村的小姑姐和姐夫……
半个钟头不到,能来帮忙的至亲都赶来了。大家搀扶着我,坐上了小姑姐夫的旧三轮车,一路颠簸着往镇医院赶。到医院时已是清晨五点半,而我的儿子,在六点三十八分顺利降生。
躺在产床上,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想着:总算给胡哥凑成了一个 “好” 字,等他回来,指不定要高兴疯了。
其实怀二宝时,我还在厂里上班。有天食堂的大姐跟我说:“小余,我认识个医生,能偷偷帮你鉴别胎儿性别。要是男孩,收 200 块;要是女孩,收 100 块。万一出差错,还能退钱。”
我心里当即就拒绝了,但还是试探着跟胡哥提了提,想看看他的态度。还好,胡哥说 “男女都一样”。我猜他大概是怕我找茬 —— 当初怀女儿时,我就跟他说过 “不管是男是女,就生这一胎”,那时他答应得干脆利落。后来公婆劝我们生二胎,胡哥就变了主意,还跟我 “洗脑”:“我们小时候那么穷,哪家不是好几个孩子?不也都平平安安长大了?” 我心里清楚,既然决定生二胎,谁不盼着儿女双全呢?
胡哥是那天上午十点多,才匆忙赶到医院的。我娘见了他,故意逗他说:“完蛋了,荣子又给你生了个丫头。”胡哥嘴上笑着说 “没事”,但那笑容多少有些僵硬。婆婆赶紧在一旁接话:“不是丫头,是男孩!” 说着就把孙子抱到了胡哥面前……之前公公送女儿他们回来时,曾跟我母亲说过:“要是荣子生了孙女,我就回来;要是生孙子,我就不回了 —— 不好请假。” 可等到儿子 “洗九”(新生儿出生第九天的庆祝仪式)那天,公公不仅回来了,还给我带了一份礼物 ——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机,也是我嫁到胡家后,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记得儿子小时候,有一年暑假,他跟姐姐来合肥玩,看到我们住的地方,忍不住说:“爸爸,合肥的家这么漂亮啊?”其实那时我们住的是胡哥厂里的宿舍。老板大概是本着吸引人才的心思,给我们夫妻俩安排了一间收拾得很整洁的宿舍,在孩子眼里,便成了 “漂亮的家”。
或许是儿子这话刺激了胡哥,又或许是老天眷顾。儿女双全后,生活的压力确实大了不少,但胡哥把压力变成了动力,一门心思打拼。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我们总算过上了 “农村有房、城里有家” 的安稳日子……
一晃眼,儿子的 20 岁生日就到了。儿子,我再跟你说一次,给你取 “胡九四” 这个小名,念的是你的阳历生日。我写下你出生时的这些事,就是想让你知道:等以后你有能力了,一定要记得感恩那些在你出生时帮过我们的至亲。这份情,你要牢牢记住,记住!
胡九四,暑假在家时,我跟你说过不少话。我跟你说,在外求学,第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其次才是学业,娱乐只能排在最后…… 如果你想考研,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努力;要是不想考研,也要提前做好规划 —— 再过两年的暑假,你就该踏入社会找工作了。爸妈终归会老去,以后你要自己面对结婚、生子、养家糊口这些事,得早早为自己打算。
胡九四,妈妈算不上是个 “成功” 的妈妈,很多事做得不够好,也请你多包涵。你没法选择自己的妈妈 —— 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但我们能成为母子,说到底也是缘分。我总想起你读初二之前的日子:那时你会跟我聊学习上的难题,会跟我讲班里发生的趣事…… 那种温馨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记着。等将来你做了父亲,大概就能体会到这种心情了。
胡九四,妈妈还有好多话想跟你和你姐姐说,可你们长大了,跟我们之间好像多了层 “代沟”,总嫌我说话啰嗦。行,我不啰嗦了。
最后,妈妈想对你说:胡九四,20 岁生日快乐!我们永远爱你,也永远爱你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