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君妍
一首诗歌,表达的便是一个人的感情,由情感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凝固成实质,流传下来。这样的情感或许只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独一无二,或是积蓄已久,在诗中爆发,又或是一瞬时的灵感,再者,便是日常生活随笔。
或平淡,或激昂,或怀念,或赞颂,或抨击,每一首诗,所蕴含的不同情感,使他们具有了独特魅力。我喜欢那些淡淡然的诗,平静而独具韵味,带着一丝淡淡的情感,并不浓烈,却在心中飘荡许久,不能忘怀。
而诗中如果有对自然的描写,我会更加喜欢。自然是一切之本源,诗歌沾染自然的味道会更加空灵。在对自然的描写中再添上自己的淡淡感情,余韵悠长。在瘂弦的《秋歌》里,我最喜欢的是这样四句: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一种零落之感油然而生,同时是种美感。由淡淡的文字叙出淡淡的忧愁,全然不同于《天狗》的激昂、撕裂之感。有时,那一两句诗便是全诗之眼,全诗之魂,看一眼再挪不开第二眼,那个句子从此落在心间。
木心有一首诗叫作《从前慢》,诗中有种悠然之感,是种细水长流的情感。“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初读时,还很小,并没有什么感觉,岁月的积淀,展现了这首诗的光华。再读时,便觉得妙极。淡淡的小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是复杂的。泰戈尔与冰心也写小诗,然而他们的诗又不一样,所蕴含的情感具有各自的独特的特点。泰戈尔的小诗用比喻时,喜欢用自然来代替描写,或是直接描写赞颂自然。“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人已可描绘一幅画面,并为之向往。济慈的诗也喜欢赞颂自然,这与他自小生活的背景有关,他是马厩主的儿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有一种独特情感,不同背景和情境,心境便不一样,诗中所表露的情感也便不一样。
艾青的诗我并不是很了解,但课文上节选的两首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爱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个人最崇高的情感,甚至失去自我,心中只余国事,这是大的情感,圣洁而崇高。这都是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所迸发的最诚挚热烈的情感。但他的另一首诗也表现了他的小情绪,《失去的岁月》一句一句,时间不可追,空余悼念。最后一句,更是让人心里空空:“失去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了人世”这也是艾青的小情感。
决定诗歌的情感有很多,首先是“对象”。你写这首诗的对象,决定了你情感浓淡。“人称”也能有辅助作用。一般来说,第一人称“我”的情感可浓可淡,由诗人决定。“你”作为第二人称,感情便较为强烈了。
诗歌描写的对象有具体,有虚无,有人,有物等等,你所诉说的对象,奠定了那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天狗、井、母亲、暖暖等等,每一个所代表的东西不一样,也是诗人的脑海沉浮,思绪飘飞。诗的语言也是奇妙的,让人无法想象那些词,那些句子如何能联系在一起。有时会感到上言不搭下语,与他要描述的东西完全不搭边,要理解,似乎只能靠心灵上的契会。因想法是捉摸不定的。
我时常不能理解有些阅读答案对作者的揣摩,人心若真是这样容易猜就好了。作者真是这样想的么?出题人又如何知道?有些句子,有些描写或许是心血来潮,或许只是简简单单想那样写便那样写了,或许只是个习惯,为何要将句子剖得支离破碎反而失去了原来的美感与韵味呢?有些句子的妙本来就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极致与遐思。
诗歌是完全自由的,现代诗歌还未曾被当作题目来做,所以许多好诗句也仍是美丽仍在,读上去一阵心悸触动,不曾被沾染。
语言本就奇妙,组合后带来的冲击更是常常直逼心灵。自己独自领悟到的不同于别人的情丝,更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快感。有时,与作者同的感觉,更是一种沦落之感。诗,是一个人的世界。
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