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故乡行
清明之际,故乡的喧嚣再次重现。人们纷纷从四处归来,只为祭奠那已远去的先祖。
在这片中国共产党的优民政策与富民政策滋润的黄土地上,即便是偏远的东部山区,亦能感受到党的温暖的怀抱。每当清明,乡亲们总会踏上归途,前往祖先安息之地,以表敬仰之情。
路,依旧是那条路,岁月并未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印记,只是那凹凸不平、狭窄崎岖的样子,依旧让人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开手扶拖拉机上这条路,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胆量。但如今,路的两旁已停满了小轿车,那曾经的胆怯与担忧,似乎已被时光冲刷得了无痕迹。
变迁的不只是路,还有人们的出行方式。曾经的自行车都显得奢侈,如今却已是摩托车和小轿车的天下。变化之大,令人唏嘘。而在这变化的背后,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先祖的无尽思念。
在这群归乡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维民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年过六旬的他,虽已退休,却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他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更是族人心目中的楷模。清明节,他带着孙子回到了故乡,除了祭祖,更肩负着家族的重托——主持修缮祖坟。
然而,命运却与这位可敬的老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次如厕的过程中,他意外摔倒,最终因脑溢血离世。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族陷入了悲痛之中。
维民的离去,让人们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他原本可以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却因一次意外的摔倒而离世。这其中的无奈和惋惜,又怎能用言语来形容?
事后有人猜测这是先祖的警告,认为他们不该干涉先人墓地的安排。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对维民老人一生的奉献和付出的惋惜和不舍。他的一生都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却没想到最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维民老先生,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宝贵和安全的重要。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