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访故里,忆峥嵘”,湘大学子走进吕振羽故居

通讯员:蒋星宇 李璐

    去年上映的电影《烽火塘田》生动讲述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创办者吕振羽先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主动请缨扛起抗日救国大旗,集合夫夷之滨和各地热血儿女参与抗日斗争,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抗日先锋和革命骨干的故事。感叹于吕振羽先生救国家民族于水火的历史责任感,人们不禁疑惑,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培养了吕振羽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带着这些疑问,7月4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邵阳红色文化实践团从讲学院出发,前往位于金称市镇社田村的吕振羽故居。

    驱车不久,一座颇具湘西南民居特色的砖木楼房映入眼前,这便是吕振羽故居,吕振羽曾跟随父母在此生活、学习并最终成长为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社田村村支部书记吕应如了解到实践团的来访意图后非常热情,冒雨带领大家参观吕振羽故居和吕氏留念亭,为大家介绍了吕振羽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生涯。

(图为团队成员在吕振羽故居听取吕书记讲解)

    置身于青砖素瓦的故居内,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古朴与沧桑,更是那份跨越时空的责任担当与强烈的家国情怀。吕振羽先生的一生,是革命与学术交相辉映的典范,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将这一理论的精髓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学术进步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吕振羽先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我”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社田村党支部书记吕应如)

    随后,团队成员走进社田村村委会,与吕应如书记展开深入访谈,他期望实践团能够充分利用校地红色教育研学共建基地平台优势,在基层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为红色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吕应如书记在吕氏兄弟留念亭前的合影)

    “老屋百年,隐隐犹存强国志;夷河九折,滔滔永颂荡倭功。”故居一行,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到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决心将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持续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青年化阐释、青春化表达及青声化传播工作,进一步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新动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齐王上 天福八年(公元943年) 1、 春,正月二十四日,蜀主孟昶任命宣徽使兼宫苑使田敬全兼领永平节度使。田敬全是...
    华杉2009阅读 340评论 0 10
  • 今天写这一篇“决战”宣言。“决战”的对象是自己,要突破自己。 从去年10月份以来,我一直在学习战胜股市的方法。直到...
    FrankYangJ阅读 37评论 0 0
  • “志”在希望的田野上——“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宁乡沙田镇走访调查房屋安全情况 7月7日,湖南科技大学...
    YoU_695c阅读 52评论 0 1
  • 《太阳花》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烈日炎炎,人人感...
    悲红阅读 42评论 0 0
  • 防溺水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到溺水的危害性,提高对溺水风险的认知。 教授学生预防溺水的措施,以及遇到危险情...
    情聆阅读 4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