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

2.了解说明文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并掌握说明文的常用方法及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整体感知

1、题目是《中国石拱桥》,很明显,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2.默读课文,思考:你了解到的中国石拱桥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跳读课文,提炼主要信息,说说你还了解到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在介绍了解到的内容时注意像课文一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二桥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提醒学生注意介绍时的顺序:

明确:介绍赵州桥时,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按照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表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不是“最早”也不是“很迟”,准确地说明出现的程度。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说明有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5)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表示估计,说明这座桥大致的修建时间,避免了绝对化,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6)形势优美和结构坚固不能互换,原因是什么?

前者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后者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是理性认识。他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八)课堂小结:

(九)作业布置:

1、设计一座桥并画出示意图(附100字左右的介绍文字)。

2、介绍某一事物。

要求:(1)200字左右;  (2)介绍清楚事物的特征(3)使用两种以上说明方法;(4)语言要准确、周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开启“拱桥”之幕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石拱桥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古...
    姗仔was阅读 531评论 0 1
  • 再读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越发钦佩余老师对课文的深刻解读,这也颠覆了长期以前我们语文老师对这篇经典说明...
    映山红_阅读 600评论 4 7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7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8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8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