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远了,故乡的人情与风物才开始逐渐清晰起来。那些不眠之夜里,经常闯入你脑海的是什么?一个人,一道菜,一栋房子,还是一处风景?
我经常想起故乡的那座古塔。它屹立在县城的繁华地带,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世道沧桑尽收眼底。
故乡是徐闻。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座小县城,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岛屿众多,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盛产海鲜与菠萝、甘蔗、香蕉等热带蔬果。
塔叫登云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为平面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室塔,每角装有铁鹦鹉,鹦鹉嘴上挂着一只铜铃,清风徐来,铜铃作响,为此,俗称“风塔”。
这世间,塔有千万座,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一、塔从何来?
古时的大陆之南徐闻,荒蛮之地,偏远之所,常见雷电交加、旱涝成灾的极端天气,地贫民荒,文风凋零。有风水高师献策:建一座风塔可将这些天灾镇住。
从清末知县王辅之宣统三年主修的《徐闻县志》可以看到:
登云塔奠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当任知县为赵一鹤。其时地荒民贫,地方财政困难,建塔之事,时建时辍。到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00年),知县许廷谏继任,即诏天下饷是为增饷,建塔才大动工。塔基深6.4米,直径18.4米,分三层定基,中层14米,第三层11.8米,层层向上缩小。塔基全用钩石(即用人工凿成的钩石)砌成。塔高36.4米,墙厚2.6米,空径3.6米。建筑造型八角,叠七级,整个塔设有步阶199级,顶层装一被花棱木支撑,类端有铁锅覆盖。塔座西朝东,每层设有假口泥砖结构建筑而成。施工主监人王濂(何方人氏,无史可考),用工最多时达241人之众,最少时也85人,耗资28103万贯钱,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建成竣工。天启四年八月四日,知县应世虞召开为塔题名会议,与会三十一人,无一发言。应世虞提议,塔之旁边原有一登云馆,是否把“登云”两字移过来?大家同声赞成。到天启五年刻字立碑,是为登云塔。
二、为何嘲风?
十来岁时,我到县城读书,随着师友慕名登塔远眺。当时天高云淡,塔上视野开阔,可望见南海千帆,琼岛风光,甚至壮观。
登云塔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雁塔嘲风。
我一直以为那是一个错别字。一座塔,为什么要嘲笑风?
回到它的前生,就能找到答案。
1623年,登云塔建成后,时任知县应世着三名仆从便装出巡,返途经过一片密林,遭遇老虎袭击,逃生时迷失了方向。正愁不知往何处走时,一个机灵的仆从爬上树干眺望,隐约望见了登云塔,找到了回城的方向。回到衙府,知县第一件事就是到登云塔前双手合十拜三下。于是,“要想不迷路,先拜登云塔”就流传开来了。听说,时至今日,仍有人效仿,初来乍到,先拜登云塔。
登云塔大气磅礴,塔阶为壁内折上式,易守难攻。战乱时期,若占据塔内,枪炮对下,无人能犯之。民国间,徐闻常闹“贼患”,山贼到处杀人放火、残害百姓,甚至欲攻占县城。商会与官兵奋起反击,就是靠在塔上布下兵炮,居高临下,严防死守,击退了攻城的贼匪。
几百年来,县城多次大兴土木,拆迁改建,登云塔依然安然无恙。在小城人们的心目中,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
2000年左右,出于安全考虑,登云塔不再对外开放,人们只能远观,不能入内登塔。
每次回到这里,仰望高耸入云的古塔,听着清风拂动铜铃声,人来人往,物换星移,似乎明白,这座阅尽世道沧桑的古塔,有足够底气嘲风每一缕经过的清风。
三、芸芸众生
在中国,塔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类型。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后来逐渐世俗化。
几乎每座小城都有一座塔,祈求文风昌盛的文昌塔,祈求风平浪静的河塔……
位于徐闻县文塔路、民主路、东方路等三路交会处的登云塔,早已和芸芸众生混为一体,食尽人间烟火,尝遍市井味道。
登云塔旁,有许多著名的羊粥店,那是在外的徐闻游子最念念不忘的味道。徐闻羊皮滑肉嫩,全国闻名。在徐闻,除了有著名全羊宴,白切羊肉,羊杂,红烧羊肉外,还有一款极负盛名的小吃——“羊三味”。顾名思义,“羊三味”其实就是在徐闻到处可见的羊粥、羊羹和羊骨汤。
登云塔下,总会集聚许多市民,奏民乐,唱雷歌,你唱罢来我登台,好不热闹。雷歌,是雷州半岛的一种民俗戏曲,旋律简单易唱,语言通俗易懂,以讲述历史故事和反映现实生活为主,也可以即兴创作。
吃着羊粥,唱着雷歌,听着登云塔上的风铃声,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徐闻人的日子都是如此安安稳稳,平平静静。
欲知征文详情,请点击:建筑圈 X 城市专题征文 | 路过不同的城市,遇见不一样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