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组照片,突然间往事的一幕幕便浮现眼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七零后,像上图中割麦子的场景正是我童年、少年、青年时代所经历的。

我在家里是老大,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了。就算上了小学,每到收麦子时学校都会放半个月的麦忙假。那时家里穷,条件很差,收麦那么热的天气里还穿着自家织的粗布衣服,汗水把衣服浸湿又没时间洗,衣服上总是显示出一圈圈白色的汗渍,那个衣服即使发馊了也要穿在身上。在我印象中,对于收麦子是充满恐惧的,因为累。每到麦子黄布谷鸟叫,临居家就开始传来“霍霍”的磨镰刀声,那声音听起来就会让我有一种紧迫感。

那时收麦子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的。记得有一年遇上连阴雨,麦子收了一个月,麦粒在麦杆上都生芽了,那种天灾对于一个老百姓来说真是欲哭无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力气小,又是女孩子,蹲下用铲子或弯腰用镰刀割麦子都要拼尽全身力气,那时我就知道最累的是父母,特别是父亲。割下的麦子要装上架子车拉到打麦场上,打麦场往往都是在村头。我个子小抱一捆麦子装不上去,只能扶着车子让父母装,有时车子太重不小心一松手车子就翻了,害得父母还要重新装。装好车子用很粗的绳子从后面往面擂紧、绑好,以防麦子撒下来。车前留个绳头我搁肩上拉着,母亲就在车后帮忙推车,拉车的自然是父亲,最累的活都是他干。

像图中有几个壮劳力割麦子干活自然快,可是我们家就父母两个人,我干的活是有限的,一块地的麦子连割带拉,还要打场,往往要忙上几天。

我真正开始劳动是在初中毕业后,那时因为弟妹小,家里没有劳动力,我做为老大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是义不容辞的事。每年收麦子是最苦最累的活,即要抢收又要抢种,起早贪黑去割麦,麦子收了要赶紧种上玉米、大豆等秋作物。我们家总是落在别人后面,他们都忙着地里的活,而我们还在打麦场上忙活。

我的整个青春从十六岁开始都交给了土地,而我又常常愧疚的是自己是个女孩子,没有男孩子的力气,我还是干不了最重的活。那时家里已经有了小型的农用车,但我不会开。割麦子还是用手割,只是装麦子不用架子车了,虽然我们家是两个轮子的小五匹,但总比架子车装得多。装车是父亲装,我负责在上面踩车,如果我是男孩子有力气,自然我能替他分担。

那时候每家都有打麦场,村子周围,每个队都分有场地。收麦子一周前就开始轧场了,因为去年的场地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以前光滑平整的地面已经疏松,用扫帚能扫起厚厚的尘土,有的还长些青草,是不能再打场用了,就要重新轧一遍。先耙一遍旧场地,再用水管喷一遍水,等水殷干了,就把去年的麦秸摊一层,就像碾麦子一样碾一遍,就叫轧场。轧过的场地晒干了以后既结实又平整,一年一次的麦收就开始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家最初也养过牲口,有头驴子,也拉着石磙碾麦子;后来就是用农用车拉着石磙碾场,围着场地一圈圈转,直到麦杆变成麦秸把麦子碾下,然后就是起场、扬场。没风时就堆在那里去干别的活,有时睡到半夜听见风吹树叶哗啦啦响,就忙起来去场地上扬场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后来有了打麦机,不用摊场碾麦子了,但是要有几个人配合好,有人专门往打麦机里装麦杆,就要有人负责给他往跟前运麦杆,还要有一个人接打下来的麦粒,再有一个人挑打麦机里吐出来的麦秸。

每次麦收结束,我都会又黑又瘦。

而现在一切都是机械化了,收麦子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劳累了,大型收割机开到地里,一会功夫,几亩地的麦子就收到地头了,你只要开着车子往家运就行了。

今天刚好是忙种,以前有句俗话“忙种忙,三两场”,如今再不用打场,秋作物也迅速被种上,麦收再不似从前那样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紫桐花完全谢去,中原腹地就要进入夏天,曾响彻整个村庄的蜜蜂嗡嗡声逐渐被知了此起彼伏的叫声取代,曾弥漫整个村庄的甜...
    紫桐花阅读 3,180评论 4 1
  • 文/静若幽兰 虽然早已离开了故乡,且故乡现在也早已不种麦了,但每当到浓浓绿荫,芳香四溢的初夏,还是会常常想起年少时...
    静若幽兰_阅读 4,799评论 89 64
  • 早晨我迎着霞光,沐浴着微风,在宽阔的路上自由慢跑。路过一片田地时,不经意间,发现地里的油菜已经成熟,远处的麦子...
    生活留声机阅读 1,337评论 0 0
  • 六月的风,带着几分的热气,在田野上从南到北吹了几遍,麦子就黄了。 响午,我从外地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将田里的麦子都晒...
    木兰溪阅读 3,853评论 6 9
  • 我真是让苏东坡老爷子这个彻头彻尾的茶痴搞醉了,对于茶,那可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写过一首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次...
    诸子百家之陈修远阅读 7,763评论 1 1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