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读完一段历史,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之后,内心反而极其沉重,用贾玲的话来说就是“心塞啊”!今天看完“天书封禅”这段历史就是这种感觉!因为我一直崇拜的寇准“寇老西”的光辉形象轰然倒塌了!
天书封禅是发生在北宋真宗年间的事,天书就是上天赐予的文字,而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认为最隆重的仪式,统治者登上泰山之巅筑坛祭天称之为“封”,封好了以后,在山南梁父山找一个地方举行祭祀就叫“禅”。说来这个宋真宗极具有导演和演员的天赋,论功绩实在谈不上,但却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跨度为十四年的轰轰烈烈的封禅活动。这场闹剧在今天看来有点像“皇帝的新装”,但在当时,就连坚持原则道德高尚的宰相王旦也不得不陪宋真宗一起演。而寇准,历史教科书中的那位坚持抗敌,鼓励宋真宗亲到前线,最后使宋朝取得了局部胜利的栋梁之臣,在这次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极不光彩。
寇准受到奸臣王钦若排挤以后,当了十三年的地方官就再也耐不住寂寞了,到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他跟巡检朱能和太监周怀政勾结,撒了弥天大谎,说在乾祐山发现了天书。这个乾祐山就是寇准的管辖区,他的女婿王曙和太监周怀政关系密切,利用这层关系把天书降临的喜讯上报给朝廷,得到了真宗的好感,因此在奸臣王钦若被罢相之后,寇准获得了代理丞相的职位。当时有人劝他,说上策是现在先到首都附近,然后称病,要求改认地方官,不要到朝廷去,不要担任代理宰相;中策是到了朝廷以后,马上接发乾祐山天书是骗局,因为毕竟他自己没有直接参与;下册是当宰相,这样就会毁掉一生的声望。寇准抵挡不住重当宰相的诱惑,把宝押在朱能和周怀政身上,认为他们不会揭露真相。然而一年之后,寇准受丁谓陷害,被罢相。又过了一个月,周怀政在权利争斗中被杀,丁谓和皇后一起接发了朱能伪造天书一事,寇准因此被贬到相州。可事件并未就比了结,朱能拒捕自杀,寇准的罪责就更大了,被贬到了今天湖南的道县。真宗死后,朝廷进一步追查寇准的责任,被贬到今天的广东海康,一年之后客死于此地。
原本受到奸臣的排挤,会得到舆论的同情,但是寇准跟着朱能一起伪造天书,那就成了洗刷不掉的污点了。想想这样一位曾经正直无私、坚持抗敌的忠臣,这样一位曾被太宗皇帝称之为“魏征再世”的忠臣,经不起权利和地位的诱惑,干出这样的荒唐事,最终落了如此凄惨的下场,不由得不让人感叹。
当然,话说回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能只用道德的标准,而是根据他全部的功过作出评价,尤其是对帝王和政治领袖。我们主要还是应该看到他对当时所起的作用和对以后历史所产生的影响,不必过于注重他个人的品德和私生活,毕竟“国情”早已不同了,对于寇准虽然有点“晚节未保”,但也称得起北宋伟大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