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设计是在线教育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教育的目标是促使特定的学习发生。一个教育产品或者一个教育公司,它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了多少人学习。可以用学习发生的数量作为教学公司的核心指标。
教学产品价值 = F( 学习发生次数 ) = F(使用人数 × 人均使用时间 × 平均学习发生频率)
在这三个关键因素中,使用人数取决于公司获取用户的能力。人均使用时间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和学习体验。平均学习发生的频率则取决于教学设计
教学产品价值 = f1( 推广能力) × f2(产品体验) × f3(教学设计)
在线教育常见的流程是这样的:
教学设计 --- 教学资源开发 --- 教学传递 --- 教学实施 -----> 学习发生
这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习发生产生影响。在线教育作为一种远程教育形式,学习者和教学者处于时空分离状况,没有类似于班级一样联系紧密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设计的质量尤其重要。故而,教学设计是在线教育最核心的增值环节。
二 教学设计和在线教育公司
对于现代的知识密集型的公司,每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他掌握了多少其他公司所不具备的知识。这些知识表现为人才/技术/专利/方法/流程等等。在现在的富技术环境下,针对于教师发展的TPCK框架同样可以用来分析教育公司所具有知识和竞争力。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在线教育公司的核心知识的位置。在线教育公司在IT技术方面不如传统互联网公司,在培训和教学上不如教育机构和培训公司。它所能够具有的最为独特和有竞争力的知识就是教学法与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教育技术知识,用以创造富技术环境下的优质学习体验。核心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同时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沉淀。没有核心知识,错估了自己的核心知识的公司分分钟都面临危险。
教学设计是最核心的教育技术知识。故而,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决定在线教育公司核心竞争力。
三 教学设计与学习情境高度相关
在一开始接触教学设计时,感到非常困惑,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有很多种。中小学教师所说的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份自己的教学实施方案。在课件设计中,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份教学资源列表以及设计交互过程。在远程教学材料设计中,教学设计的结果是学习者自主完成的学习活动。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个分镜头稿。后来逐渐了解到,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设计教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帮助学习者达到教学目标。设计就是对一些要素进行排列组合,以形成特定功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教学设计的要素差距很大,故而教学设计的目标产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有很大差距。进一步的研究以后,我总结了以下的图: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原理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三大学习理论和系统论决定了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是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这样的功能结构。而依据所要设计的系统的规模和特点,可以较为灵活采用不同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情境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即包含更小的子系统,又存在于更大的系统之中。系统唯有在大系统的环境中,才能够稳定的发挥作用,实现其功能。对于教学系统来讲,不同的学习情境包含不同的环境要素,导致在不同情境下的系统无法迁移到另一个系统发挥特定作用。
例如,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全国统一课标,教科书,校区教学进度安排,稳定的班级学习共同体,课堂和黑板...。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为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要设计要素是课堂活动,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以及学习的条件就成为他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他的教学设计产出形式是一份符合学习原理的课堂教学方案。而在远程学习材料的开发中,学习者无法与教学者实现高频次的交流,学习者之间也没有稳固的学习共同体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系统表现为一个自主学习资源包,设计的要素是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需要关注自主学习活动的难易顺序以及为学习活动提供的支架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课堂搬家式的视频课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课堂和讲座,如果嵌入到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就能够发挥作用。而如果把课堂教学录下来放到网络上,因为学习环境的巨大差异,它就只能作为一份学习资源做参考用,难以保障学习的发生。
这样,问题就来了:
在线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系统包含那些要素,应当如何设计?
四 在线学习应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单位
在线学习环境的特点:
- 学习资源丰富
- 异步沟通是主要沟通方式
- 不存在类似于班级的稳定学习共同体
- 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差异大
- 学习者具有对学习的控制权
除了这些特点之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是信息经济的高投入和低边际的特性。这要求所设计的教学能够在非常大的范围内得到复用。复用的考虑实际上要求的是教学设计的单位要更加”完备“,即脱离某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也能发挥作用。从这些方面考虑,我认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学习环境设计是最好的备选。
相对于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更易于迁移。以教为中心的学习设计中,教学设计的产出是一份教学方案,这份教学方案要经过教师的具体实施才能转化成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这样教学设计就受到教师的能力和偏好的影响,相对比较个性化,这种特点制约了复用。如果以学习活动为基础单位,那么就更加容易复用。一个由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学支架所构成的学习活动,学习者能够直接使用并产生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方案在设计时投入较高,但是能够供多次复用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一个方面,活动理论的抽象层次更高。如果把课堂教学看做一种特定的学习活动,那么就能够把教学的范围扩大,将原有的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活动都包含到同样一种教学设计理论之内,这样能够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设计理论也能够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优势,将学习活动从课堂扩展到真实世界。
五 当前困惑
把学习活动作为教学系统的基础单位有很多好处。但是在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方面还存在很多困惑。下面一一列出
1 原理优先还是类型优先?
看过杨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法以后,感觉从基础原理出发设计活动还是比较困难。我在考虑能不能把常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为模板,按照每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的最佳实践进行套用,这样能够提升可设计的效率。如果是按照原理设计的话,那还需要设计一套EPSS系统,帮助教学者设计符合原理的活动。
2 需要何种学习环境支持?
一种教学系统是由环境 + 活动构成的,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需要有相应的学习环境支持。从活动理论的角度看,学习环境应当由资源,工具,规则和共同体构建工具等构成。如果要支持丰富类型的学习活动,就应当有以移动端为基础的虚拟学习环境作为支撑。 这样的学习环境应当有那些要素与功能?这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