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翻译自英文的“Metaverse”,在这里“元”字“Meta"除了“本源”的意思,还有“超越”和“更高”的含义。Facebook改名meta,说以后要大力发展元宇宙。看了扎克伯格描述元宇宙的视频,感觉确实很酷炫。但然后呢,让自己描述一下元宇宙好像也说不出来啥。
我找了下资料。在得到《元宇宙》课上,主理人给了这样一个定义,元宇宙是人以数字身份参与和生活的可能的数字世界。
数字世界好理解,就是数字组成的虚拟世界。数字的来源可以是物理世界,也可以数据自我生成。像我们现在说的企业数字化,就是根据企业自身业务把物理世界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数字化。未来的万物互联的发展会提供更多现实数据。
第二个关键词,数字身份。数字身份不是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使用的数字账号。数字身份不依赖于物理状态的个体。一个人,在元宇宙里可以拥有多个数字身份。
第三个关键词,是参与。更准确地说是自由参与。你可以参与规则的制定,创造自己想要的独特玩法,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第四关键词,生活。Facebook CEO 马克·扎克伯格说:元宇宙不是我们在手机或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互联网,它是一个我们参与的、可以置身其中的互联网。我们可以在元宇宙做一些物理世界做的事情。比如看演唱会。体验会比现实世界更好。
第五个关键词,可能。可能是人以数字身份参与和生活的可能性的数字世界。老师总结了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狭义的元宇宙,是把线下的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里去,线上线下最后融为一体。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从线下搬到线上,再回到线下。狭义元宇宙就是一个比现在映射更充分、更完备的虚拟世界,工作、生活、体验都成为虚拟世界的一部分,而且,这样的元宇宙会反过来作用于真实的物理世界。
第二种可能是广义的元宇宙,它不是对物理世界的映射,而是纯粹建立在数字世界里的虚拟时空。
两者的不同之处,一个是数量上,狭义的元宇宙最后就是一个元宇宙,和现实世界相互融合,你在现实世界里是谁,在元宇宙里还是谁。而广义的元宇宙从理论上看可以有无数个。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现实世界在元宇宙里充当的角色。狭义的元宇宙中,现实世界是必须的,甚至是主要的,虚拟世界只是对它的充分映射。但在广义的元宇宙,现实世界不是必须的。
说实话,我感觉最快成熟的可能是解决体验问题的VR/AR,然后通过这种技术去替代一个一个原本线下完成不了,或者体验很不方便的场景。比如开会、看演唱会等等。
我以前在硅谷来信里听到吴军老师说,疫情加速了虚拟世界的发展,而且这种变化是回不去的变化。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会越来越大。目前元宇宙还只处于早期建设期,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