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电脑文件时,发现之前写给一个朋友的信,突然想写点什么。
那封信有5000多字,写于2021年。
去年8月,朋友收到那封信。
我们聊了很多。
我以为,我们之间的误解和不愉快可以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到最开始,真的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但是,好像并没有······
从小到大,我对友情的理解一直在改变。
小时候,我觉得朋友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一起,要有一些象征友情的东西,比如项链、戒指,朋友还有共同的敌人,你不喜欢他,那我也不和他玩······
上了初中,可能是因为我的其他好朋友都去到同一所学校,而我一个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要学着独立,学着和别人交往,我害怕自己要的太多,反而没有人愿意和我做好朋友,所以我觉得,两个人因为契机成为朋友很正常,朋友有其他很好的朋友也很正常,我们都要接受这种情况。
上了高中,我又一个人到另一个新的环境中,我带着自卑与压力,在学校里面总是觉得好累好压抑,我总是怀念初中和朋友一起的日子,希望和朋友相互陪伴。我觉得朋友还是要在身边,不然总觉得不踏实。
上大学时,那种希望朋友在身边的感觉更甚,我开始有很强的占有欲,我希望我和朋友都觉得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我希望我们在彼此的心里都是独特的存在。
到现在,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的分享,我们不需要强求我们在对方心里的位置和对方在我们心里的位置一样,我们可以把对方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但也要接受对方最好的朋友未必是自己。
可是,我却因为害怕有这种落差,不敢把谁当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只是把所有朋友放在一样的位置,没有向更亲密的朋友进一步,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完全放下防备交心的朋友。
我感觉自己好自私。
因为害怕现实与我想要的有差距,我就选择逃避,选择想办法让这种可能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面对考试是这样。升学考试,体能测试,招聘考试,我总在期待发生一些意外,可以不用参加,即使不得不参加,我也会有一些其他的表现,比如我会刻意不好好准备,这样结果不满意的时候我可以说是准备不充分;我会提前和别人说我肯定不行,让别人不要对我抱有期待······我害怕我不想要的结果。
面对爱情是这样。我害怕就算一开始以及中间的过程都是好的,但结果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宁愿从来没有开始。我害怕我再次勇敢迈出那一步,结果不理想反而破坏了最初美好的回忆······
面对友情也是这样。“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我多么希望,我和朋友可以一辈子,可是,什么都会变,我们慢慢没有了话题,没有了学生时代那样的热情,慢慢淡出了彼此的生活,有的只是每年过年的“新年快乐”和朋友圈里的一个赞······
可能是我想要的太多了,明明只要享受当下,好好和朋友相处就好,我却总在担心友情会不会变淡,朋友会不会不想和我做朋友,现在的关系没有之前好了,和好未必如初······
我好像需要一个保证,保证一切都不会变,保证真的可以一辈子······
可是,不会有这样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