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常年健身失败,通过微习惯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来培养锻炼的习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不仅瘦身成功,而且他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了其他当年,比如写作,阅读。他成功的从一个宅男变成了一位畅销书作者。
原理比较简单,如果目标太大,容易产生压力,想到的不是去努力而更可能是本能的抗拒。微习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点。
书很薄很快就看完了,看完之后很兴奋,看似很简单,决定尝试下。于是掏出手机随便下载了一个记录习惯的APP,然后认真思考了下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
为什么选择尝试阅读英文书籍
虽然译本能帮助我们快速方便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但是翻译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做取舍,就像我们的中文书籍一旦翻译成外文,总感觉失去了点什么。如果说阅读是跨越时间空间与作者直接的交流沟通的话,那么译本就是在你和作者之间加入了第三者,你是通过第三者来交流的。这就好像你在吃别人帮你咀嚼过的食物。
另一方面,从初中开始学英语,也有近二十年,时间精力已经花费很多,扔掉太可惜。而阅读既可以学以致用,还能继续提高学习英语的动力。
之前阅读的情况
每年的to do list里总有一条是看完一本英文书。也买过好几本,但即使是看过中文版的情况下我还是只能看开头几页,就像背英语单词,永远只背到A开头。每次都失败但每次都想尝试,周而复始。
反思了下之前失败的原因,对书籍本身的选择上失误,比如《飘》,《杀死一只知更鸟》。都比较厚,词汇量要求大,有些晦涩难懂。看一页都看不下去,看到那么厚一本就更泄气了。
书籍的选择
结合之前失败的经验,这次选择了《了不起的盖兹比》。主要是因为:一它被评选最伟大的小说,但总体就5万字左右;二我看过电影版本,对剧情有了解;三是我之前看到过评价说是易于上手。所以马上下单~
实践微习惯
一开始设定每天的小目标——每天看一页(想法太天真,还是太自信)
拿到书本后很是兴奋,晚上抱起新到的书就信誓旦旦的实践起来了,还很有先见之明的准备了一本新笔记本用来记不认识的单词。
可能是小说书的原因一般第一章会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就会有比较多的描述性的词出现,别人可能是每个单词我都懂连起来不懂,我直接是好多单词不认识,看完一遍不知道在说什么。
很有失败感,和我之前放弃看完的《飘》《杀死一只知更鸟》一样,内心开始有点抗拒。
我想还是我太贪心了,分解的小目标对于我来说太大了,实现有压力容易放弃。找到问题那就解决,既然是分解到最小实现单位,每天看单个单词的话就不是看书了,调整到每天看完一句。
调整后瞬间觉得压力小了,即使有单词不认识但是一句话里出现的还是比较少的,查找之后多度几遍就能理解了。几乎每天都能超额完成,有时候能连续看上几页,感觉很棒,增强自己的信心,形成正反馈。
《了不起的盖兹比》已经看完了,总共用了不到30天,超预期完成,比原本设定的一天看完一页用时还要短。
把这个成功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如果有想要实现的小目标,想学会的新技能,甚至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式:拆解目标到最小可实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