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

首先,即使懂得很多道理也不一定能过得好,二者不是互为充要条件。

其次,过得好没有统一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所以要过得好,前提是你要有自己的标准,可以结合外部的声音修正它,但一定不可轻易动摇,失去了这条指导原则,人的行动就完全不归自己把握了。

第三,你只是笃信了某个道理的局部。

永远有若干种相同、相似、相悖的观点(即道理)存在,并都有其各自的理由,它们共同构成了“道理”的全景。道理们各自有其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把这些观点做解读、演化、更新。追随者们可能在某个时期得势,其笃信的理论因而声名鹊起成为现学,但即使焚书坑儒、梵蒂冈的火刑都无法将其它观点尽数毁灭,它们会在水面之下潜伏,直到等来一个适当的机会崛起。所以当下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声音很弱的道理不一定是错的,保持思维的开放性,随时吸纳和批判各种观点,来校验自己的“道理”,这个毕竟的过程会让它更结实。

院主是通过阅读来激活思考的,这篇博文就源于此。


第四,懂得道理太浅,且没有形成有效的行动。

这些知识没有建立起坚韧的逻辑闭环让自己深信不疑、没有被夯实成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没有通过实践去打磨和复盘闭环逻辑。仅仅停留在想法层面,没有持续的、有力的行动,自然不能实现能力增长,遑论变现,还谈什么“过好这一生”。从这个层面上说,一万小时定律是适用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