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话题你在几岁时被什么样的人问起?童年的你是回答了怎样的答案?是一个答案还是多个?如果是多个,可能大人就会说,小孩子不可以贪心哦,只能一个哦,于是你苦思冥想,终于从中选择一个你较为喜欢的,于是说就这个了,不反悔了。
你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是固定一个答案,难道事情不是1就是2吗,永远不存在1>2?那未必,人是一种及其复杂的生物,有时候连科学家都解释不了的东西,怎么就可以直接定论一个事情?
于是当你长大后,你发现自己被骗了,小时候被问起你可以很天真的问答,你的答案里有包括你看来的电视,你接触的人,你身边的一切,当你长大后,你发现不能随便回答这个问题了。
长大后,你喜欢打篮球、喜欢音乐、喜欢英语、喜欢跟科技有关的一切,然后你忽然迷茫了,到底这么多哪样是你的最爱,你的这些爱好也不只是就仅仅是喜欢,你是每样都很擅长,你全力以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每个领域的爱好都让你感到自豪。
但是时间长了你忽然发现自己厌倦了,也就是我们说的一样事物你因为好奇去探索它,然后投入大量的时间甚至金钱去钻研去融合,到最后竟然因为太熟悉,而失去了最初的乐趣感,没有了任何的挑战性。
于是你说服自己继续坚持,毕竟你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了,但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你发现根本做不到,不会再出现那种“耶,我做到了”那种感觉,于是你放手了,开始转移目标,这个当然是你最初从未接触的领域,最初的新鲜又让你一头扎进去,你沉浸其中,你找到快感,你觉得成就满满,还不禁大喊:啊,你终于找到你的最爱了,好开心幸福啊。
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发现自己又厌倦了,也是同样的问题,失去了新鲜感,你不明白为什么一件事情可以保质期这么短,虽然不是三分钟热度你有投入其中,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出现倦怠的情况呢?于是你又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周而复始,一直无限循环....
于是你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当中,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你可能觉得自己在这么多的选项中必须选择一种当作自己的职业,否则怎么可能会对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第二个原因,你可能觉得自己容易分心,三分钟热度,或者是不想让自己成功,甚至你怀疑自己不能很好的去坚持一件事。
于是你问自己为什么你有精力去做这么多的事情,却没有选择专注一件事情上努力?答案好像一点点浮出水面,小时候,你被问起的那个问题,原来无论是你回答了什么,其实都是没有人太在意的答案。
这只是一个大人因为想引起我们天真的思考而随口抛给我们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们也曾被问过,当你渐渐长大后再被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发现你的答案从小时候的童言无忌直接进阶到了让你彻夜未眠。
在人们固有的思维里就是觉得我们一生中注定就只有一个伟大的使命等我们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然后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奉献于此,那如果你的命运绝非限定于此呢?假若你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希望能尝试不同的事情呢?
这种思维一旦被处在大众行为里,也就是从众心理里注定被批判或者是否定,接着你可能会开始自我怀疑和感到孤独,甚至会想自己是不是不正常?不、你很正常,你是“多相潜能者”。第一,你具有足够多的创新和能力,你是跨界整合,跨越不同的区域,然后区域相交产生的跨界点又创新的领域,不断在延展着。
可能你因为自己的多项潜能和另一个同频道的人相遇后在一起产生的又多个交叉跨界点,从而不断产生新的创新性。第二,你的学习力非常强,因为总是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进入不同的领域不断的学习,而且可以跨界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加以运用。
第三,你的适应能力超强,可以转换任何一种角色让自己适应其中,在不同的身份里游刃有余的转换和诠释。最后才发现很多人不仅是一个领域里的专家,还涉及几重身份,而且都是吃的开,我们称之为博学家或者是“多相潜能者”。
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在对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必定会花费时间去学习,因为觉得值得,哪怕最后的结果是得不到或者要退出,起码过程绝对是让人感到惊喜的,因为不断的尝试才有了人的创新性,在这个复杂,需要多维度的世界里打破常规的去进行创造。我们不应该只局限性于“一万个小时定律”,还可以是“斜杠青年”、甚至“博学者”。
当你发现自己是“多相潜能者”时,请拥抱你的内在天性,拥抱你的多样热情,探索更多可能性。
今日事:
1.《28天写作特训营写作》结营收获
已完成,并发邮件。
2. 3月总复盘
书写中...复盘才能翻盘,你细数一件件完成事项都是有迹可循的脚印。
3.字词练习
原来,啊 在 汉字里面,a的音变,在韵母ao 、u 后面读作wa ,例如怪物啊(wa)
4.Ted观看输出
《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5.听书
听书《金庸传》,海宁查氏,一个经历风霜的传奇家族,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 从一见钟情的初恋情人,到求而不得的梦中女神,从同甘共苦的患难夫妻,再到老夫少妻的不老传奇,邂逅了4个女人。
6.慢跑
4k
今日反思:
原来自己对某件事有逃避倾向,最好的方法是把逃避的东西揪出来狠狠的“对视”一分钟,越恐惧,越要面对。
小仕金句:
不要自我设限,多看看旁人,或许有你的“人生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