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一定要有多大成就,但一定要活的明白:你所追求的是什么?
这是书中陈白露告诉我的,好的书一定会引发读者的共鸣,作者海棠用第一人称所见所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出了我们想活而又不敢活的样子的姑娘——陈白露。
有资本的人在何时何地都是熠熠生辉的。
陈白露丝毫不受“落马贪官的女儿”这个标签所影响,依然鼻梁高挺,神采飞扬,依然是她参与的所有聚会上的焦点,依然高傲的抬起下巴蔑视一切。漂亮的脸蛋,不容忽视的气场就是她仍可以游刃有余地混迹于高级场所的资本,连作者海棠都承认在陈白露面前她是自卑的,她羡慕她!比如陈言在作者生日party上问陈白露的名字,那是注定的!
你想过的生活必须由你自己去争取。
由奢入俭难。人过惯了高端的上层生活之后怎能适应精打细算的日子。为了过上流社会的生活,陈白露尽一切可能赚钱,不间歇的写剧本,待工作室里几天几夜的忙,接触居心不良的王制片,组织野模団去澳门,甚至后来被薛先生包养,都是为了钱,为了不低头,而谁又能说她虚荣呢?或许虚荣和生存之间并没有界限,她只是在按着她的方式活着!
“我是一个不断蜕皮来成长的人,对荣辱沉浮、悲欢聚散看得并不是很重。大家不过是一段路程的旅伴,早晚都是要各自下车。”这是陈白露说的。过早经历别人没经历的变故能够使人变得强大,看完整本书不得不佩服陈白露的坚强,勇敢,胆量!我们大多数也是跟作者一样“黄赌毒的事别跟我说,我不参与”,而陈白露做这些是得心应手。她明明可以降低生活标准而不去做这些,但没有理由让她放弃初设的想法。她坏,却能得到所有!
对于相爱的两个人,生离比死别更痛苦,死别比生离更残忍。
陈白露浑身散发魅力,尤对于公子哥式的陈言,陈白露无疑是特殊的,吸引人的。他两是深爱对方的,慢慢地又矛盾丛生,无法忍受对方的生活态度,当陈言误会陈白露是因为他的背景而接触他时,他开始厌倦。陈言想要自由,其实是不想承担责任,因为自身的经历让他对家庭的概念破碎。陈白露又早就看穿似的认为陈言不会娶她,最终两人分离,各安天涯,有放不下对方,陈白露说了她只爱陈言一人,因为陈言的懦弱两人生生分离,最终陈白露的死才换来他的忏悔,读完不禁潸然泪下!
爱,可以拯救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表面看似风光无限的人往往孤独在骨子里蔓延,陈白露缺爱同时散发爱心,家道中落她孤身一人,外表再光鲜亮丽内心也还渴望有个人出现。爱上陈言让陈白露收敛了些许,如果不是为了钱,我想陈白露可以过得很幸福。和陈言分手,她可以赤裸裸的说她除了野心什么都没有了,深夜里独自流下的泪才明白她爱的有多深刻。
很多读者对陈白露是又恨又爱,但我想更多的是爱吧,对车底下流浪猫的关爱,后来对家中遭变故的作者的友爱以及对未出生的孩子的母爱都让我们明白陈白露是性情中人,她对钱的追求是无底线,而对人性充满善意,自然的所有人都喜欢她,连一开始骂她婊子的路雯珊后来也佩服她!不知道陈白露遇到陈言是她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
你是过客,花是主人。
佛家讲究缘分,修行在于心性。不信鬼神之说的陈白露在老挝时遇到庙里的这幅对联让她心情舒畅,她逝去的孩子也葬在这庙下,似乎是希望能在佛祖的庇护下来世能平安快乐一生。后面我们可以读到陈白露经常笑着说她在念阿弥陀佛,或是求得一份平静与坦然。陈白露的结局令人惋惜,而她最终的话语里除了她的孩子别的都没有,如果她愿意活的简单点,结局会不会改写,不过那好像就不是陈白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