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学期的晨光漫过幼儿园的窗棂,带着忐忑与敬畏的我踏入教务处,组织数学素养赛这项任务,像一份沉甸甸却充满惊喜的成长礼券,悄然递到我的手中。
起初,我对这份工作的难度充满低估,以为凭借网络上的灵感拼凑,就能轻松交上完美答卷。四关趣味闯关、西游记主题游戏、精心设计的仪式环节……我带着两份自以为创意爆棚的方案走进教务会议,却在同事们温和而专业的指正中如梦初醒。原来真正的比赛方案需要精密的分工架构、科学的评分体系,而我提交的更像是一场游园活动策划。那些满含期待的热情被现实浇透,挫败感裹挟着自我怀疑,让我陷入深深的迷茫。
海燕园长及时递来的鼓励,像穿透乌云的暖阳。她不仅用言语为我注入信心,更在行动上全力支持——当我提出教具需求,她不厌其烦地与后勤部门协调;当我陷入思路僵局,她引导我向一线教师取经。正是在与数学老师们的交流中,"快乐数学"课程体系里的教学材料点亮了我的灵感。以教材为依托,既保证活动的专业性,又兼顾趣味性,这个发现让我重新燃起斗志。
筹备过程中,每个细节都凝结着汗水与智慧。制作评分表、设计计时方案、挑选教具、调配人员……22个班级、700多名孩子的大型赛事,每个环节都不容疏忽。各位数学老师给我的方案规则提出优化建议,我一一汲取,调整。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临近比赛才发现移动黑板数量短缺,就在我心急如焚时,家长黑夜里雪中送炭的支援,让我真切感受到家园共育的温暖力量。
活动当天,面对前来观看展示的家长,握着话筒的我紧张得声音发颤。张园长如定海神针般走到我身旁,轻轻对我说:"别慌,慢慢来。"她全程站在离我最近的地方,用只有我们能听见的耳语,一句一句教我如何将专业的规则转化为生动的比喻,怎样用亲切的语言与家长自然互动。当她带着我解读园所的五大课程理念时,那些平日里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在她的讲述中变得鲜活立体。特别是在孩子们完成闯关的瞬间,她及时提醒我用童趣的语言给予肯定,在她的引导下,我逐渐褪去青涩,从容地掌控着活动节奏。
海燕园长始终是幕后最温暖的守护者。她总是默默帮我推敲方案细节,发现问题时从不用批评的语气,而是用"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这样调整"的温柔建议,保护着我的积极性。深夜的办公室里,她陪着我反复核对流程的身影,成了那段时光最温暖的记忆。李玲主任和冯春主任毫无保留地分享工作模板,还不时关切询问:"还有哪里需要帮忙?"搭班代老师更是全程相伴,与我并肩作战,从教具制作到现场控场,始终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这场数学素养赛,不仅是孩子们展示数学思维的舞台,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成长课堂。回顾这段经历,我收获颇丰:其一,在工作中要养成多看、多思、多想的习惯,如此方能迸发更多创新想法,突破思维局限;其二,细节决定成败,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关注每个细微之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其三,筹备过程的辛苦,根源在于自身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系统性规划,导致效率低下;其四,我意识到合理分解工作的重要性,不应独自包揽所有事务,而要学会调动团队力量,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其五,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理解了教务处工作的特殊性与重大责任,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教育知识,更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
这些收获,将永远激励我在教育之路上笃定前行,以更饱满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每一次挑战。而团队中每一份善意的托举、每一次真诚的相助,都凝聚成照亮前路的璀璨星河,让我在教育事业中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