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中萍
前段热播《小别离》,没时间追剧,只看了几集。这两天读完原著,电视剧改动还是挺多。
中国的父母以为别离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将来,但是,孩子其实更希望回家。封面上那个孩子流泪的脸,诉说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哀。
大多中国人,都如书中家长一样,深恶痛绝的憎恨着中国教育,觉得孩子太辛苦,成为了读书和考试的工具。吴佳妮、海萍和方圆都为了孩子不要太辛苦,家境一般也送孩子出国求学,美其名曰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将来。殊不知,十五六岁的孩子需要一个温暖的家,需要在父母面前撒娇,也希望每天看见父母,更无法承担独在异乡,迅速长大的压力。
我认为,学业的压力比起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都是微乎其微的,离开父母在异国他乡才是孩子最大的压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
朵儿为什么想学心理学?她想解决自己的心里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在国内面临中考压力而产生的,那时她虽然每晚会哭,却也是在父母面前解压,在国外她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报喜不报忧,这才是真正的压力吧?
养育儿女本就是一场别离,但这种别离本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本书中的别离已经不是“小别离”,对孩子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别离。我们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揠苗助长,在不该别离的时刻,将孩子推出去,造成被动的别离,父母痛苦,孩子更痛苦。
送孩子出国的父母总希望孩子在国外发展,而每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却心心念念的是“回家”,杨冰如此,朵儿如此,甚至米娜也如此——因为中国才是她自己的根。
很欣赏物理学者的做法——回国一家团圆,因为“在小孩没有完全长大的时候,我们是在一起的。”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走得更远,似乎如此孩子才更有前途,殊不知,当孩子走远之后,再想回家就如洄游的三文鱼,遍体鳞伤,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朵儿就对爸爸说:“我感觉越来越回不去了。”这是多么无奈与无助啊!乖乖女朵儿理解父母的苦心,再苦也坚持,而杨冰就用自己的方法达到回家的目的。
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亮,中国人一大批一大批的送孩子出国,甚至到处都是中国人的面孔。但是不守规矩的孩子,在国外也不见得就能一帆风顺,在中国能用钱和关系摆平的事,在美国不行。所以有了董胜男的出现,杨冰的父亲也代表着中国的一部分父母,认为给孩子钱就行,送她出国就是爱,却从不去没有考虑没有家庭责任感、家庭破裂、缺乏关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不要以为出国就万事大吉了,在国外打拼依然艰辛,比如方芳,比如叶书瑶。方芳的冷漠,父母和哥哥都不能理解,但是那些很早就被送出国的孩子,难免不会变得冷漠,因为他们在最需要父母的爱时没有感受到爱,自然也不会爱父母。
我们该向外国学习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朵儿的住妈莫莉虽然对朵儿苛刻,也是生活所迫,对三个孩子的照顾也算无微不至。我们中国的很多父母,生下孩子,将孩子送给老人、保姆、老师、寄宿学校照顾,所谓要给孩子创造好生活,打拼挣钱,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当孩子在人生关键时刻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成为“问题孩子”,再想方设法把他们送到国外,比如朵儿中国的同学何小鱼,美国的同学杨冰,但是,“问题孩子”在国外依然是“问题”,“中国留学生凌辱同学案”、杨冰对朵儿的无理就是例子,只是国外规则更严厉,不能靠关系和钱摆平罢了。
我们中国父母也是最无私和伟大的,林红为了女儿出国,与丈夫两地分居,还要随时捍卫自己的婚姻与爱情;吴佳妮为了女儿能出国,宁愿将女儿过继给姐姐;海萍为朵儿出国卖房,想升职挣更多的钱,焦躁加上压力自然会得乳腺癌。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在一起才该是最大的幸福吧!
朵儿最终在莫莉的帮助下回国看妈妈,那时的她是应该是出国几年中最快乐吧?
是别离,还是回家,本书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思考。
201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