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亚:积极情绪视域下的“幸福老龄化”之路




项目地处北京行政副中心一河之隔的燕郊经济开发区。居北京、天津交汇处,是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区域。

结合周边环境及基地现状,考虑老年人建筑的特点和要求,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尽量满足相关设计条件,强调社区的整体性使社区因地制宜,合理舒适。

塑造优美宜人的社区绿色景观布局,强调环境的均好性,体现环境的地方韵味,重视环境的协调感,努力营造社区的“家园感”和“归属感”。
从景观、空间等多方面提高居住生活质量,力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创造出有个性特点,有一定品位的现代化新型老年社区。


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将老年人分为五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成熟型、安乐型、装甲型、愤怒型、自我谴责型。成熟型老年人对人生的看法较积极、乐观、仍有一定的进取心;安乐型老年人对人生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追求的较多;装甲型的老年人因为身体的衰弱而过于的封闭自己;愤怒型的老年人由于体力的衰弱而感觉力不从心,因此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群易发怒;自我谴责型的老年人对人生的看法常常归于身体的衰弱而经常地谴责自己。

深度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在设计中更好的把握老年人的需求,将对老年人心理层次的关怀贯彻到养老院建筑人性化设计中去。




结合老人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优化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能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对养老院建筑室内空间的适应性和关怀性。

基于“五个老有”养老目标的养老空间需求

给老人一份舒心,给家人一份安心。


结合老人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优化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能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对养老院建筑室内空间的适应性和关怀性。

倡导家庭生活环境的自然延续


精细化设计的适老化空间为老人创造安全舒适的颐养环境。

适老化疗养空间的混合嵌入方式消减老人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

创造熟悉的社区生活环境。

养老院的住宅化设计避免制度化空间的陌生感。


温馨环境

摒弃传统冰冷石材,采大面积用原木色,打造一个温馨健康得生活环境。

提供充分的安全及健康保障

无障碍设计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合理的步行环境与休憩设施营造安全的室外活动环境。养老院为自理老人提供“互助”服务,协助独立生活。为介助老人提供提供全天候生活与健康协助服务。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介护和康复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为所有老人提供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

关爱呵护
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幸福。


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格尊重

集中设置的大型活动设施与分散设置的日常活动设施满足老人多样性活动需求,构建老人社交平台。

为老人提供展示个人价值的机会,并在护理过程中国保持合理隐私保护,给予最直接的人格尊重。

开放式社区增加老人的社会接触面。


愉悦享受

空间动静结合,多种功能组合空间,增加功能空间的灵活性。

满足一日三餐的享受和百味生活

饮食设置有:中餐厅、西餐厅、特色餐厅、素食餐厅等。

营养师会根据老年人饮食特点,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做到低油少盐、荤素相宜,满足老人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双重需求。


健康生活

健康的饮食,环保的材料,给老人一份安全,给家人一份安心。


设计策略四个角度的空间设计原则

即基于价值体现,空间触发积极情绪原则、基于情感需求, 空间促进人际交往原则、基于心理感受,空间营造居家氛围原则、基于感知变化,空间强化感官体验原则。

由闭塞到开放

由冰冷到温馨

由孤立到联系

重视环境心理学在设计中的运用,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光环境及陈设等手段、致力于创造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